『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9章 真姑奶奶[3/3页]
个巴西社会的缩影。从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的信件中,体会人间百态,酸甜苦辣。
人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语是:《中央车站》的不平凡处在于,它是这样一部片子:当它触及到你的内心的时候,它在与你的大脑对话。因为这部片子的故事场景绝大部分都出现在公路上,因而被人们称做是一部“公路片”。正如电影的名字——“中央车站”。
我们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场充满奇遇的漫长的旅途。正如苏轼笔下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儿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的故事。找到父亲是他的最终目的,但又何尝不是他这一段人生路上的信仰。
而为人现实的朵拉,从一个世故圆滑,并不相信人间真情的成熟女人,变成帮助小男孩约书亚的最重要的伙伴,这何尝不是她的救赎和觉醒。朵拉也不是一出生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她有一段和父亲之间沉痛的往事,她帮助约书亚寻找父亲,而约书亚也让她冰封的心灵渐渐回暖。
故事的一开始,一切并不美好。朵拉是一个满脸皱纹肥胖女人,伪装出一副善良热心的样子,约书亚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儿,长于单亲家庭的他,早熟的可怕,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怀疑。这恰好折射出了当初的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人与人之间充斥着不信任与冷漠,但在人们内心的深处,依然有潜在的温柔,美好的新社会最终会来临。
朵拉就是在这个车站以代人写信谋生的。她的一张桌子隔开了两个世界:一边是车站中一张张冷漠的脸,一边是口述信件时丰富的表情;一边是朵拉飞快地、同时也是冷冰冰的记录,一边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在面对朵拉时,人们把她作为了自己亲人的化身,是唯一可以倾吐和表达真实感情的人,可不幸的是,朵拉却是一个忘却了也不相信“爱”的人,她不能体会也不相信亲人间真挚的感情,于是她选择了自己对人群的裁判方式:以玩赏的态度来对待一份份真诚的述说,并扮演了“上帝”般审判者的角色,以自己的感觉来臆断写信者,从而作出撕毁或留置的“判决”,她实际上是粉碎了许多美好的希望、价值和感情,而她也只能被夹在汹涌的人流里,在拥挤的车厢内,独自紧紧地扯住属于自己的那个吊环。xs74w
约书亚的出现使整个事情出现了转机。他不仅是本身的纯真的孩童,而且也是这个社会美好传统的化身,他虽然在“现代化”的潮流中显得特别弱小和无助,但他终究是代表着人们心灵深处善良的本质。按照约书亚的描绘,他那个当木匠的父亲所代表的无疑就是巴西这个国家的传统形象,虽然这也许只算是一个从未见过面的被他叫做父亲的男人,但他还是报定了希望和执著,认为“父亲”就是“爱”,这种寻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突破了它自身的能指,而深入到更为深刻的“寻根”主题的所指上来了。
男孩要寻找他的父亲,女人要寻找她的归依,而这个国家,也要去寻找它的家园。当人性的温情重新回到朵拉的身上后,导演特意安排她重新操起了旧业,让她重新找回了过去的感觉,只是这一次,她把握生活的姿势已经彻底不同。当约书亚想学着她过去那样,撕掉别人的信时,她用一个微笑和手势制止了――当变化发生时,虽然很慢,但是无处不在的进行着,导演是要一滴一滴的给我们看。
最终,约书亚找到了亲人,朵拉也寻回了“亲情”的感觉,他们共同完成了这次打通人类心灵的旅程。当最后朵拉悄悄抹上口红,穿着小男孩为她买的新衣离去,睡梦中的男孩爬起来呼唤她的名字;当最后朵拉改变了选择忘却的“我有时也不太记得我爸爸的脸,也许没有照片,就不用去记,就可以遗忘。”而是有了永恒的挂怀“如果你想念我,就看看我们的合照,我这么说,是怕有一天你忘了我。”;当最后朵拉在车上以“我已经很久没有写信了”为开头写下属于她自己的信,男孩在车站伫立;他们同时拿出了照片,泪在脸上却不是最初的悲伤,而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感激和祝福,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被牵挂的默契和曾被关怀的记忆。
最终信仰虽然不可见到,但在寻找信仰的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收获的太多太多,也许早已经超过了信仰本身的意义。
第29章 真姑奶奶[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