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4、与其请之,不如激之  骑砍三国之御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174、与其请之,不如激之[1/3页]

  旧恨未去,又添新仇,这让王政对前世原本十分欣赏的关羽动了杀机。

  不过有句话叫算人者人恒算之,此时王政却是不知,远在许都的曹操集团亦在打着相同的盘算,之所以引而不发,亦是想着在关键时刻,从背后给他致命一击!

  毕竟对于曹操而言,他与王政同样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要知自从起兵之后,曹操在南征北讨,无论对手是谁,向来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纵然也曾有过两次失败(汴水之战中败于董卓大将徐荣,濮阳为吕布所败),但其实曹操都没有吃什么大亏。

  徐荣就不消说了,这是曹操人生中的第一次失利,但是客观来说其实非战之罪。

  一则当时曹操刚刚举兵,不仅兵马数量远远不如徐荣,且大部分都是临时召集的新卒,这样的情况下不敌训练有素的西凉精锐,实属正常。

  二则徐荣不久之后便在新丰之战被李傕击败,死与乱军之中,人都死了,自然恩怨全消。

  最关键的是,严格来说汴水之战对曹操实是利大于弊,因为正是此战,让曹操在伤亡惨重之下,再无西进之力,再加上关东诸侯联军累垒不战,置酒高歌,让他看清了这些人的嘴脸,于是提前离开酸枣,转去扬州、泰山等地募兵,反而避过了后面的一地鸡毛,没有和其他诸侯一般被世人认为是「勇于内斗、怯于外争」的庸碌之辈,侧面拔高了个人声望(直到屠徐州之前)。

  吕布那个就更不用说了。

  一方面这次内乱其实也让兖州境内所有对曹操敌视的势力一起跳出,给了他一网打尽的机会,即便当时情势危机,有如累卵,但是长远来看,不是坏事。xs74w

  另一方面,吕布何许人也?乃是骁勇冠绝天下,当世第一的熊虎之将,能打败这样的对手,哪怕是先败而后胜,也让曹操的声威再次上了一个台阶,更正式步入天下名将之列,即便是对其厌恶之人,也得捏着鼻子承认一句:曹阿瞒这厮,别的不说,起码也算知兵之人。

  除了吕布和徐荣之外,面对其他对手时,曹操便一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且每次大胜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个人地位的一次***。

  如初平二年,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人领十万余众侵略兖州魏郡、东郡等地,太守王肱不能抵挡,曹操趁机引兵入东郡,十数日后大破白绕于濮阳,也正是因为此战,曹操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

  又如初平四年,袁术与徐州牧陶谦联手欲攻袁绍,结果却被曹操在匡亭大败,更上演了一幕六百里大追击,逼的袁术狼奔鼠窜,退回雍丘,彻底息了北上之心,将自家的势力发展防线转向南面的扬州。

  揍完袁术之后,曹操转头又去暴打陶谦,不仅将其赶出任城,又攻克两州边境十余城池,也正是因为这一战,让曹操再不将陶谦这位前辈放在眼里,次年便因父仇悉起大军,进犯徐州。

  不仅是这些当世诸侯,其他如什么青州黄巾,南匈奴等等,不管有多少人马,声势多么浩大,只要碰见曹操,都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一般,任由宰割。

  直到碰见了王政,不仅夺取了他心心念念的徐州,还得寸进尺,把兖州的泰山郡都夺出去...

  再想到王政曾经还是自家麾下青州军的一员,却在曹操出征的关键时刻背刺,曹操怎能会不恼怒衔恨?

  可以说早在王政降而复叛的第一刻起,他就已经上了曹操的必杀名单,至于如今,自是更不消说。单从两人治下的兖州徐州比邻而居一点,便注定了无法共存!

  但是王政这几年来是如何发展壮大,战绩又是如何彪悍,身在兖州的曹操亦是看的最是分明,心情更是复杂。

  一方面,王政实力的每一次飞跃,都会让曹操心生懊悔,应该提早动手才是;但另一方面,每一次机会来临时,曹操却总觉得把握还不够大,或者说即便出手,给予王政的打击不会太大,若是如此,打蛇不死,反遗其害,当如何处之?

  直到王政意欲南下之时,曹操终于有了

174、与其请之,不如激之[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