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130、尽入掌握[2/3页]
张飞狠狠吐出口浓痰,仿佛是那满腹的牢骚:“还是信不过俺们啊?”
此时的刘备刚刚巡视完军营,正靠在榻上歇气,听到这话,他没做声,只是闷闷地从瓮中倒了瓢子水,喝一半,又朝脑壳上淋一半。
凉意倾头而贯,直让刘大耳舒服地呻吟了声,旋即先望向左边那个一脸自矜的二弟,问道:
“本月的辎重可来了没?”
“来了。”关羽沉声道:“他们又拨了一百斛粮食,这次还送了些肉畜。”
“不愧是一州州牧。”听到这话,刘备一怔,旋即感慨道:“出手就是阔绰。”
当初在北海时,他刘备固是豪情万丈,把平原国说的不值一提,可那地方便是在小,亦是他三兄弟当下唯一的栖身之所,怎可能当真说弃就弃,最后还是分兵两处,部分返回平原,剩下的一千多人被刘备带来了徐州。
一百斛的粮食,若是节省点吃,已足够这一千人马两月用度,而这已是陶谦第二次给他们配发粮草了,
若只看粮草,倒的确算是优待,只是无论刘备,还是他的两个结义兄弟,来徐州的目的,可都不是为了这点粮草啊。
果然,听到这话,关羽却是冷哼一声:“大哥,若当真是阔绰,咱们提了几次的羽箭,战马,可都是从没批给啊。”
“这狗日的。”刘备还没回应,却见张飞已是破口大骂:“只给粮草不给兵马,不给器械,那咱们怎么去杀贼,若不杀贼,还呆在他徐州干鸟?索性回平原吧。”
“天天在这里吃风沙都吃饱了,恁地憋气!”
“三弟!”听到这话,刘备立刻呵斥道:“你亦是读书人,怎可对长者如此出言不敬?”
虽是这么说,可此时若是揽镜自照,刘备亦能看到自家的一张脸,其实也是黑如锅底。
说实在话,此时刘备的心里亦满是失望。
既是对自己的一腔热血错付而不甘,亦是对陶谦这个人的不争而愤怒。
作为一个从寒门走到一州州牧高位的人物,刘备本在心中颇为敬服这位前辈,更视其为英雄的。
陶谦父亲早亡,小时候缺少管教,放荡不羁,在当地名声不太好,十四岁了还跟小孩们一块扯布旗、骑竹马玩。但是当过太守的甘公与他交谈后却发现他与众不同,以后必成大器,而且不顾老婆的强烈反对和邻里的眼光,非要把女儿嫁给他,并给了他一个著名的评价:
彼有奇表,长必大成。
甘公是老官场,能做出嫁女的决定,当看出陶谦必有过人之处。此处当与吕公评价刘邦有一比。陶谦确实也没让吕公看错,先是考上诸生,后被举为秀才,拜尚书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后迁幽州刺史,被拜为议郎。
如果说到这时,陶谦一路顺风顺水,可能还有老丈人甘公的帮助,那其后在武事上的表现,就真的只能是能力了。xs74w
中平二年,西羌入侵的时候,皇甫嵩带军平乱,上表朝廷请求派人同去,当时朝廷派的就是陶谦,结果大获全胜;
后来边章、韩遂作乱,张温去平叛,更是专门上表请派陶谦同去,结果边章、韩遂败退榆中;
再后来,徐州黄巾军乱,朝廷又一次点名让陶谦去平乱,结果亦是一战而定。
第一次是朝廷随机点将,说是随机,其实也是在优秀将领人才库里选的,结果陶谦一个文官入选,其实已说明他在汉廷内部的军事能力已是获得了一定认可,甚至本人被看好,所以汉廷才派他出去,名为实践,实为镀金;
而到了第二次,已经是出征的主帅专门点名要他,说明他经过上一次锻炼,能力已经得到很多高级将领的认可;
至于第三次,是朝廷郑重地请他带兵去平乱,这是由将到帅的转变,能够担负起救国家于水火的责任,说明已跻身朝廷重臣行列。
文韬武略之外,陶谦的治理能力亦是可圈可点。
在组建丹阳兵平定了徐州的黄巾之乱后,朝廷就封了陶谦做徐州刺史,让其继续管理徐州,这段时间陶谦表现出了高超的治理水平。
首先,他起用了当地豪族的人才,这些人既有能力又有势力,帮助陶谦很快就稳定住了局面,特别
130、尽入掌握[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