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国事  大明匹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0章 国事[2/3页]

  ”

  “均输”,即按耕地面积平均摊派,每田一亩,派米六合,每米一石,折银八钱,此项每年可征银一百九十万两。

  “溢地”,是指从万历六年至崇祯十年全国性耕地面积清丈后的新增耕地,以前加派辽饷时没有作为摊派对象,此次一并加派,估计可增银四十万两。

  “寄学监生事例”,是出卖国子监学生的学历文凭,为纨绔子弟开辟一条用金钱当跳板踏入仕途的捷径,这笔收入难以准确估计,但应该数量不少。

  “驿递”,是在裁减驿站后节省的开支中,每年拨出二十万两充作军饷。

  这几项加起来,倒是足可以应付剿匪的粮饷。

  崇祯看了一会,放下手上的奏折,苦笑了一下。

  “杨卿,陕西巡抚孙传庭来奏折,对你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很有些不以为然,有些意思。”

  杨嗣昌暗暗恼火。孙传庭在陕西清屯剿匪,以秦地养秦军,大破流寇,生擒闯王高迎祥,风头正盛,连皇帝也是宠爱有加。

  只是他公然上书,反对自己的剿匪主张,又置自己于何地,置阁部于何地?

  “陛下,孙抚台认为“向来贼势张则四出,困则归秦,贼之地利在秦矣,贼将踞全秦为窟穴,而四面六隅几为空张之网。以臣看来,这都是剿贼之争,于国无害。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杨嗣昌面色平静,徐徐奏道。天子面前,又何必如此斤斤计较。

  “杨卿,你倒是看得开。”

  崇祯难得地笑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愁容。

  “孙传庭恃才傲物,性格乖张,以至于有蓝田兵变,不过,念在他一片赤诚,忠心为国,朕不怪他。你也就看开些吧。”hTTps://WWw.xs74w.com

  杨嗣昌心头一热。天子终日为国事烦忧,还如此照顾他的情绪,他只能是鞠躬尽瘁,以死报君恩了。

  “杨卿,为了剿灭流寇,去年朕曾经下旨,让皇亲国戚捐助,谁知这些人全无急公体国之心,所捐银两微不足道,最后不了了之。圣旨下到各省州县,地方乡绅也是无动于衷。及至流寇前来,积蓄全为流寇所得。你说说,天下怎会有这样的臣子和百姓?”

  崇祯痛心疾首,所言发自肺腑,杨嗣昌感同身受,但也有几分愧疚。

  天下芸芸众生,谁不知道,大明王朝穷的是百姓,穷的是皇帝和朝廷,而藩王大臣、豪强地主,人人都是富的流油,随便一个地方豪强,动辄几万几十万两银子。

  “陛下,百姓还是爱国,这些个官绅豪强,爱的只是自己,只怕是指望不上了。”

  杨嗣昌说的倒是真话。官以财进,做官自然只为求财;商贾借士人崛起,无利不起早,心中无国家民族之所义,唯图方寸之所得;豪强地主匿税逃赋,不重国家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大明之社会风尚,已是极微。

  崇祯黯然点了点头,顿了片刻,又有些惴惴不安。

  “杨卿,要想平定流寇,就得用兵,用兵的钱粮不出于民同,就该发内帑。如今帮内帑空虚,仅仅几万两银子。因粮与加派无异,这却又该如何?”

  崇祯的话语,让杨嗣昌也是头疼。内阁五府六部等衮衮诸公,竟然没有几人肯为国分忧,实在是令人心寒。

  不过在解决剿匪粮饷这件事情上,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从皇亲国戚、朝廷

第40章 国事[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