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0、一路向西七  明末钢铁大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310、一路向西七[2/3页]

  堵住炮弹和炮膛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气。

  在霰弹上,采用了二愣子从现代收废品收来的小钢珠。

  一发霰弹足足有一千个小钢珠。发射时可以打出三百米长的扇面,用来横扫骑兵和步兵。

  为了提高发射速度,弹药直接用丝绸包裹好,做成定装弹药。使用时,炮兵从木箱中拿出就行,不用称量火药,直接往炮口里塞。

  射程也不需要调节,因为就是短程炮。一般都是直射打击五百米内的敌人。

  如果一定要调节射程。那就根据需要,用几个小型的发射药包,同时调节炮口俯仰角度,就可以精确的调节射程。

  丝绸在大明不算便宜,但是丝绸有一个好处。就是完全可燃,极少有残留。

  如果用纸包装弹药,火铳大概三十次发射就要清理枪膛。火炮大概五十次左右就要清理炮膛。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停火可不是闹着玩的。清膛的时间越长,对战场越有利。

  谷桭</span>为了提高射速还有一个拦路虎,就是炮管过热。

  战场上,如果弹药足够,在敌情紧急的情况下,炮兵把炮管打的通红是常有的事情。

  一般这种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就必须停止射击。原因有两个。都和炸膛有关。

  一个是过热的炮管会引燃发射药,导致无法使用,甚至因为发射药不是线性的逐步燃烧导致炸膛。

  另外炮管发红后,导致金属的强度大幅度下降,即可能因强度下降而炸膛,也可能因为炮管变软而变形,改变弹道形状导致炮弹卡住而炸膛。

  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这样的炮就废了。hTtPs://wap.xs74w.com

  杨凡采取的办法,一个是采用熔点更高的钢材铸造炮管。

  另一个是学习马克沁水冷机枪的方式,采用液冷。

  即在炮筒外边加上薄铁皮的套筒。中间有空腔,可以向里边注水。然后通过水的蒸发来保持炮管的低温。

  套筒和水毫无疑问增加了重量,但是这是无奈的取舍。低强度战斗拆下来。高强度战斗装上去。

  那位设计大神甚至考虑到了,在北方寒冷地区作战,没有水,只有冰雪的情况

310、一路向西七[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