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争先恐后结良缘  我与嘉靖争皇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34章 争先恐后结良缘[3/3页]

  出任何批复,只让陈九畴和翟銮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处置。面对这种国家大事,朱载酆很有自知之明,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故而将处置的权力全部下方给执行者。

  陈九畴回复,说新的策略是让佃户入军户,给地主将官们补银子。绍治皇帝则回复说,银子随便花,不够了继续找他要。

  当前,皇帝清田的策略类似于赎买,即将之前被侵吞的国有资产再重新买回来,分给军户使用。搞笑的是,这回清田,屯田总面积比之前增加了近三成,盖因将官们得知朝廷赎买政策后,纷纷将隐匿的田地主动爆了出来。

  陈九畴抓住这个机会,立刻查了几只大老虎交付有司。这一下人心惶惶,将官们又是拖门路,又是找关系,都摸不准朝廷这回究竟要办到什么地步。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将来到兵部衙门哭诉,说自己当年给朝廷立下过大功,现在连养老的田都没有了。儿孙都指着自己的鼻子骂,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陈九畴要是再查,他就找个时间吊死在兵部大门前。wap.xs74w.com

  杨一清立刻上疏,说赎买的代价太大,朝廷不可能普遍推广。天下军屯九十多万顷,要全都赎买,其花费简直是天文数字。况且军屯本来就是朝廷的地,凭什么还要补给将官们钱?此例一开,相当于承认了将官们占有屯田,卫所崩坏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绍治一看奏书,立刻觉得杨一清说得有理,却又不好直接指挥陈九畴,便下诏让大臣们上疏各呈己见。

  杨党大部分人都与杨一清观点一致,唯有陈九畴、翟銮和王宪三人看法不同,其中王宪的观点最犀利。根据王宪的说法,卫所制从永乐末年起就开始崩坏,崩到现在,已经百年,早就已经崩完了。屯田被侵占已然十之八九,还能征到的军户,基本都是佃户,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越崩越坏。

  王宪进一步说,有些人之所以要上疏反对赎买,乃是为了把水搅浑。试问当前这种情况,除了赎买,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果直接强行收回军屯,恐怕会立刻激起民变,届时清理军屯之议又是不了了之。所以,皇帝的赎买策略没问题。

  杨一清立刻上疏,说自己已经老了,请求致仕。皇帝赶紧下诏安抚,说都是为国,何至于此云云。

  朱载酆自己也清楚,赎买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推广开的。他之所以要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在大明恢复卫所制,而只是为了掌握一只属于皇帝的军事力量,解燃眉之急而已。

  一个月后,小皇帝的病已经好了,不过夏太后垂帘听政依旧。皇帝一日不理事,逆案就一日不得审结。

  九月初,杨一清和石珤实在是坐不住了,便一起来到左顺们请求面见皇帝。小皇帝此时正在乾清宫中接见另一个人:提督东厂太监宋兴。

  厂卫是皇权的最后一块拼图。

  与其他穿越者不同,朱载酆即位之后,并没有急着控制厂卫,而是从军权着手。如今皇帝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军权,内廷也都是自己人掌握关键位置,是时候动一动赫赫有名的东厂和锦衣卫了。

第134章 争先恐后结良缘[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