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零三章 河谷[2/3页]
着就快打仗了,让布赤赶紧给部下讲鬼故事,提振一下士气,可比军议重要多了。
喀尔喀的蒙古贵族也是贵族,这阶级仇恨是一样的。
刘承宗喜欢听部下的意见,但也只是喜欢听,因为听部下的意见能开拓他的思路,但取不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元帅府的将官们正聚集于刘承宗的帅帐,对修筑营地的地点进行讨论。
此时他们所处的位置,是两条南北纵向长五十、宽二里的平行河谷,中间被一座山脉阻断,两条河谷通过北方的山口三十里长的险要山路相连。
他们在山西,喀尔喀的军队在山东。
由于三十里长的山道地势险要,难以展开军队,也担心刘承宗的炮兵在山道设伏,所以喀尔喀的游骑已经被塘骑堵了一天一夜,不得寸进。
游骑未能探明情况,主力部队就不敢贸然进入河谷。
戴道子传回来的消息说,蒙古兵似乎受到先前猛烈炮火的震慑,侦查上非常谨慎,塘骑至少还能再堵他们三天。
尽管戴道子人在北方山口,但意见已经清晰地转达给刘承宗,他认为大帅应该抢先一步占领山口,以取得对峙中的优势。
高应登则主张直接冲过山口,以其部六百马兵轻装突击,在山那边对敌军主将的帐子发动突袭,一举击溃敌军。
非常凶猛的古代战术,不把敌人当回事,也不拿自己当回事。
黄胜宵的计划就稳妥多了,在河谷修筑工事以逸待劳,其实他是比较倾向于戴道子的计划,但山口太狭窄,两门小炮四五杆抬枪就能封锁整个道路,杀不了多少人,不能发挥火力优势。
张天琳本人则对这些建议进行汇总,他觉得都不坏。
因为在这场战斗里,张天琳的本部千余马兵,是刘承宗手中弹压贵族的精锐力量,只要右营阿六手下的贵族们没动,他的马兵就不能动,所以没在战术选择上多说什么。
阿六比较支持打出去,对峙也可以,但反对修营,这倒不是源于战术上的考虑,而是为比避免矛盾激化。
因为右营的情况比较复杂,跟别人不一样。
一方面右营人多,其中有阿六本部千把号人,都是前奢崇明大梁国叛军,以战场倒戈的降军身份投入刘狮子麾下,得到的待遇还不错,都挺任劳任怨。
但剩下的有一半是七县之地的旧贵族,另外一半是旧贵族的仆从老兵。
他们是怪胎。
在古代中国的军事制度上,不能拿欧洲古典、封建、近代这种军事结构去套,虽然容易理解,但里面有很大的问题,社会结构不一样。
社会结构和统治结构是影响军事制度最关键的因素,而武器装备、供应物资都是外物。
就比如戚家军和其他明军在制度、战法、军法、武器装备上有什么质的变化?没有,戚少保只是在前人条例的经验上加以总结,并使之贯彻执行。
真要说有什么巨大的进步,那也是戚继光个人在战术思想因地制宜、武器装备实事求是上的精神进步。
最关键的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好、国力强、掌国之人在权力财力上予以强有力的支持。
搁崇祯爷这环境、这统治者,戚继光又如何,就只是让谭纶帮他打两年倭寇,还没实验出义乌兵的性格呢,弄不好就传首九边了。
除了霍光,啥光救不了大明。
右营的问题就出在,它的社会结构既不是为脱胎于中原王朝的青海元帅府服务,也没有康宁传统封建贵族军队的体制。
完整的康宁府七县封建贵族军队,是由贵族军官、猛虎英雄士官、大量征召兵组成的军队。
因为在封建贵族统治的国家,仗就是打出花儿,平民子弟也没办法升迁……所以猛虎英雄,其实就是给杰出的平民子弟甚至奴隶下放一些福利,以更好的施展他们作为平民的才华。
康藏贵族在这一点上其实比起世上的贵族同行儿非常先进,换个名词,猛虎英雄就是士官。
从里斯本到长崎,只要是正常的封
第三百零三章 河谷[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