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22章 屋漏偏逢天下雨[1/3页]
“多谢杜公关心。可是在我看来,社稷为大。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我能长命百岁也无济于事。”
曹芳礼貌而坚决地扭转了话题。
他没兴趣和杜恕讨论私德问题,否则就没完没了。wap.xs74w.com
既然来了,就谈点正经事。
身为司空,主持监察,杜恕不可能不知道王浑在豫州清查屯田的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最后的重点、难点在颍川。他回来几天了,三公议事也有好几次,杜恕只字未提此事,实在有些难解。
见曹芳坚持,杜恕无法回避,只得谈起了以屯田的事。
其实三公已经讨论过这件事,而且不止一次。
只是一直没能得出结果。
原因在于,颍川人在大魏朝野的根基太深厚了。
身在官场,没几个人是独臣,身后都有着密切的人际关系,要么是门生故吏,要么是亲戚,再不济也有几个同僚、好友。低头不见抬头见,做事就难免瞻前顾后。
不夸张的说,大魏朝野有一半官员都能和荀彧、钟繇、陈群之一扯上关系,甚至不要转太多的弯。
原因很简单:大魏的文官体系几乎是他们一手建立起来的,而文皇帝曹丕当年为了上位,又给颍川人承诺了太多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九品中正制。
那些按照九品中正制进入仕途的人,岂能不对颍川人感激涕零。
具体到杜恕本人,也不例外。
他的父亲杜畿就是荀彧举荐入仕的。
天子这时候要清查颍川屯田,遭受的阻力可想而知。
作为三公,他们自然清楚天子的想法,也知道兼并的危害,却不能不慎重从事。
“陛下,臣测算过了。就算暂时搁置颍川的问题,只要能完成汝南境内的清查,被侵占的屯田就有九成回到了朝廷手中,缴获的粮食也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没有必要赶尽杀绝,以至于生变……”
杜恕再三解释,说明自己的理由。
不是不查,而是不能急,要慢慢来。
实际上,查到现在,荀、钟、陈三氏一直保持沉默,没有跳出来惹事,已经是一个超出预期的局面,至少说明他们认识到形势有变,不再是他们
第322章 屋漏偏逢天下雨[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