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33章 逃跑可耻,但有用[1/3页]
诸葛恪放弃东兴堤,全军撤往羡溪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们陷入了思维误区,都以为诸葛恪立功心切,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负隅顽抗,从来没想到诸葛恪会见势不妙,连东兴堤都不要了,直接溜之大吉。
接到韩综的消息时,曹芳整个人都傻了。
没想到诸葛恪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会逃跑,真是丢尽了诸葛氏的脸。
不过仔细想想,又不得不承认诸葛恪的选择虽然丢脸,却非常有用。
东兴堤本来就不是吴国的疆域,丢了也就丢了。可是那七八千人却是诸葛恪本人的立身之本,一旦丢了,就算他守住了东兴堤,他说话的声音也不会响。
吴国实行世兵制,手里的部曲就是实力。
逍遥津之战,凌统打光了部曲,虽有救驾之功,孙权不仅给他补足了兵,而且多了一倍,却还是没能恢复元气。
兵可以补,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却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补回来。
没有忠心又能打的基层军官,兵力再多也没用。
理解了诸葛恪的思维逻辑,曹芳给自己上了一课,也更坚定了要改革兵制的决心。
魏国的士家制虽然不像吴国的世兵制那么变态,却也不利于士兵的积极性发挥。
事已至此,曹芳也只能面对现实,下令进军东兴堤,抓紧时间清障,准备增援濡须坞。
蒋济及时劝阻。⑦④尒説
他说,孙权兵败皖城,诸葛恪不战而走,吴国此次来犯已经全面失败,陛下亲征的目标已经达成,是否夺取濡须坞并不重要,完全可以交给征东将军处理。
陛下应该考虑的是趁此机会,将战线由淮水一线推到江边。
为此,需要将淮水两岸的屯田推广在淮南、庐江、安丰等郡,恢复对淮南的实际控制。
在此之前,淮南已经成为无人区很久了。
没有百姓耕种,大量的良田荒废,前线将士所需的物资全部要从后方运来,消耗太大。
以前是没能力,不得不放弃。现在形势逆转,可以重新考虑了。
曹芳觉得有理,随即与众人商议。
王濬提出建议,就此机会,在淮南、庐江、安丰三郡实行军屯,并招募逃到江南的百姓返乡。
从收到的消息来看,吴国这些年连年征战,赋税
第233章 逃跑可耻,但有用[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