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68章 晚节不保[1/3页]
假模假式的客套完,曹芳直接切入正题,问起郭淮去诸葛恪在东关筑堤的见解。
程序上,这也是考核,但曹芳清楚,王凌肯定事先为郭淮准备了预案,以他的水平,根本不可能挑出毛病。
纯粹的形式主义了。
就这么实在。
换成徐邈,就算在世,也不太可能帮王濬做准备,大概率还是让王濬自己上,行就行,不行也是你的命。hTTps://WWw.xs74w.com
人和人的差距就这么大。
但得逞的偏偏就是这些人。
不仅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曹芳也无可奈何。
如果能忽略集体智慧这一点,郭淮的应对还是可圈可点的。毕竟在战场上打拼了大半辈子,又以机智著称,他的很多观点非常到位,甚至称得上高明。
郭淮认为,诸葛恪东关筑堤后退守濡须坞,本质上就是色厉内荏,想投机取巧,希望我军迫于形势,不敢出击,从中赚取声望,为将来辅政做准备。
孙权与江东世家貌合神离,逼死陆逊,流放顾谭,更别说虞翻那样的骨鲠之臣。他与江东世家的矛盾难以化解,不可能从江东人中选辅政大臣,而淮泗人后继无人,只有诸葛恪可选。
但诸葛恪太年轻,又没有足够的功勋,很难让人心服口服。趁着孙权还在世,能镇住江东世家,创造机会,让诸葛恪建功,几乎是孙权唯一的选择。
除此之外,他可能也希望诸葛恪能够攻克合肥,完成他多年的心愿。
纵观孙权一生,他对合肥的执念无人不知。带着这样的战绩离世,他如何面对父兄?
担负着这样的重任和期望,诸葛恪只是筑堤,不肯直接进攻,既是实力不足带来的谨慎,也有可能是一种试探。
如果我们没有反应,不排除他会更进一步,攻击合肥。
基于这样的判断,郭淮提出了两个方案供曹芳选择。
一是率部亲征,从气势上压过诸葛恪,让他不要有非分之想,趁早退兵。
二是示弱诱敌,让诸葛恪觉得有冒险的可能。等他进攻合肥的时候,再出兵反击,予以重创。
两个方案各有利弊。
前者有可能错失战机。万一诸葛恪不再进攻,却抓紧时间加固城墙,到时候再想进攻东关
第168章 晚节不保[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