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1章 郑伯克段于鄢  玉谋不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41章 郑伯克段于鄢[1/3页]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春秋》认为,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二人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而非庄公,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hTTps://WWw.xs74w.com

  少师讲到这里时,五皇子脸上露出讥讽的表情。

  少师道:“殿下,您是有何疑问吗?”

  五皇子道:“郑庄公有什么错?却在史书中受笔者讥讽,受世人讥讽。”

  少师道:“郑庄公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任弟弟,直到无可挽回,才出兵镇压,其中何尝没有纵容之意。若是一早劝诫,何至兄弟反目,母子反目,天下人遭殃。”

  五皇子今天仿佛吃了火药,刚跟顾玉呛声完,又跟太师呛声。

  五皇子怒道:“郑庄公出生时,便为母亲武姜所厌弃,从小并未感受到慈爱,不也成就一方霸业。弟弟共叔段享受了母亲的慈爱,却不知满足,妄生贪念,想要抢夺郑庄公的国君之位,造成天下生灵涂炭。

  郑庄公说他‘不义,不暱,厚将崩’,有什么错?共叔段于焉被杀,乃是咎由自取,凭什么说是‘如二君,故曰‘克’?共叔段一个乱臣贼子,也配称为‘君’?”

  顾玉不由侧目。

  这是史书给郑庄公和共叔段的判词,巧用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一个“郑伯”,贬低了郑庄公捧杀弟弟的行为,一个“克”掩盖了共叔段谋反的事实,竟成为“两国君之争”,再次拉低郑庄公,《公羊传》更是将“克”字谓之“大郑伯之恶也”。

  历来史书中,记录这段历史,在批判共叔段的同时,总把庄公贬得更低,认为是庄公的刻意纵容,才让共叔段一步步走向灭亡。

  少师听了五皇子的话不由叹气,道:“殿下,庄公身为兄长,本该承担教导弟弟共叔段的责任,可他不断纵容...”

  “荒谬!”

  五皇子打断少师道:“若是身为兄长,就该承担起教导弟弟的

第441章 郑伯克段于鄢[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