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二二章 赤膊上阵[3/3页]
……”
这番“暴论”一出,之前骂于东的一下子坐不住了。
干吧,撸起袖子干吧!干死这个余桦,之前先锋文学大行其道的时候没把你骂死,这次可饶不了你。
他们现在不但骂余桦,还将于东骂得更狠,之前还算克制,现在基本上是刀刀见血。
最牛逼的是,有一个叫方言吾的批评家对《向西》进行分段批评。
其中有一处批评让于东印象颇深。
“整个第十一章,两千五百七十多字,却分为了六十五段,每段不足四十字,此行文风格大大受到外语作品荼毒,失了我中国语言之美……”
批评家们骂人,一堆圈外人又来架秧子,事情就热闹起来了。
于东啥话也没说,但是事情因他而起,他就成了事件的中心点。
余桦的说法有些太过直接,很容易得罪人,而且也激进了一些。于东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对文学批判的看法跟余桦肯定不完全一致,但是对现在的一些批评家的看法却大概相同。
现在很多批评家,只记住了批,却忘记了评。批评家本不应该去教小说家写小说才对,而是要将作品里面的东西以专业的角度批判性地呈现给大家。
人在江湖,于东也就“身不由己”地也做了些回应,但是他的回应跟余桦又不同。
这些人不是批评我小说么,那我自己小说我自己也可以批评吧,于东不得不拾起以前所学的知识对《向西》进行了一番批评,写了一篇论文,文章的标题叫做【《向西》中宏大叙事背景与人物个人意识的冲突】。
文章发在了后面一期的《文艺报》上,署名于西。
虽然署名是于西,不过大家都知道是于东,因为之前《寡妇之死》里就有于西。而且《文艺报》为了避免引起误会,还特意附了一行小字,介绍了作者正是《向西》原作者。
这篇文章一出,众人直呼于东脸皮够厚。
还有人自己写论文分析自己小说的?!
之后又有人开始研究于东的这篇论文,表示这篇论文功底深厚,知识点扎实,非常值得快要毕业的学生借鉴。
文章发出去当天,余桦给于东打来一个电话。
“你这招以牙还牙,绝啊。”
于东笑道:“还不都是你逼的,你说你好端端的去惹他们干什么,你是不是这两年出名了,有些飘啊。”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这不都是为了你。”
“噫!可拉倒吧,我看那些话你是憋了好久,就是借着这次的茬给说出来了。这事到此为止吧,后面他们再说什么你也不用理会了,过段时间就过去了。”
“行,回头请我吃饭,这次为了你,我裤衩都撂出去了,直接赤膊上阵。”
“吃饭多大点事,回头你来金陵,饭管够。还有,撂裤衩那不叫赤膊上阵。”
“那叫什么?”
“那叫光腚上阵。”
于东跟余桦这边偃旗息鼓,但是争论依旧在继续。主要于东占了个燕师大毕业生的便宜,还亏了胡月明的帮助,燕师大系的校友这次在于东的论文出来之后就一致对外,写了好多论文分析《向西》。
不过这一切都是圈内的事情,圈外的读者们压根不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书好不好看。
好在《向西》的群众反响挺不错,什么文学不文学,他们也不太想了解,反正这书读的语言风格读起来就是舒服,人物就是有意思,让人笑,让人哭,让人发呆,让人精神焕发。
于东本身读者基础就好,现在的通俗文学读者跟纯文学读者分得还不是太明显,重合度很高,所以于东的读者中很多都愿意看他的新书。
《当代》编辑部最近作壁上观,看着大家吵吵闹闹,他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只要你讨论《向西》,就不得不提一句《当代》。
……
十一月底,余量带着《深空》的稿子去了蓉城,于东则放下手中的笔,专心执掌教鞭。
这段时间学生们有些松懈,他得给这些孩子们上上劲。
第二二二章 赤膊上阵[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