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大旱初显  大唐:我为万民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3章 大旱初显[3/3页]

  松开李承乾,看他一步步远去。

  告别完二女后,李承乾又去皇宫看了长孙皇后,她的病情已经短暂的遏制住了,只是她很担心李承乾,劝他不要去灾区。

  李承乾只是紧紧握住她的手,告诉她自己不会涉险的,可能这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吧。

  要知道,在唐代,自然灾害的发生根本上是一场浩劫、一场危机,在古代科学技术滞后、交通不便、官僚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作用下,这种危机的破坏性远甚于后世,处置不力的结果是毁灭性的。wap.xs74w.com

  李承乾临走前嘱咐长孙皇后室内要多通风,不要吃荤的辛辣食物,吃点如小米粥啊,菜粥啊等等清淡的食物。

  李承乾在准备离开的时候,还去军营看了看即将赶赴前线的战士们。

  “将士们,很遗憾我不能与你们同往了,你们去边疆保卫大唐,我去关东保卫你们的亲人。”

  “几天后你们就要启程了,你们中很多人都会回不来,你们的身躯也许会倒下,但是立起来的却是一道绵延万里的西疆长城。”

  “在出征前,我送一首诗给将士们,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李承乾吟诵完这首诗,下面的将士们用全力吼道: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只能说这首诗太对军人们的胃口了,就算是百姓听了这首诗都想拿刀参军了。

  最后,李承乾说了一句前世的名句。

  “将士们,百姓和国家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本太子希望从灾区回来的时候看到你们凯旋而归。”

  李承乾万事俱备后,带着剩下的一万多将士前往灾区,除了一千人还保留装备,其他人都是轻装上阵以便带更多的救灾物资。

  唐朝的与其他朝代的地方不同,他在地方是有府兵存在,有维护地方秩序的能力,然后地方设有常平仓,也就是地方有粮仓。

  而且唐朝还有义仓制度,义仓设立主要目的,是防止“年谷不登,百姓饥谨”。

  唐政府规定:“凡义仓之粟,唯荒年给粮,不得杂用。若有不熟之处,随须给贷及种子,皆申尚书省奏闻。”

  政府有双重保障,地方首先有一个大粮仓,用来平抑粮价,然后还有一个专门灾年用的粮仓用来赈灾。

  而且政府可以贷款种子给你,一般来说,地方受灾,中央都会免税好几年,所以你有政府给的种子,你是过个两三年,小日子就会恢复如初了。

  一般来说,五州之下的,都是小型受灾,地方政府跟周围的地府政府协调一下,中央免了几年的税收,再拨点粮食就行了

  五洲到十州就是中型受灾了,政府会拨粮免税,派中央政府五品高官去地方组织救灾。

  而此次的二十四州受灾,如果不是李承去的话,就是魏征去了,不仅前面的措施到位,还要组织恢复生产,大批中央有经验的官员到地方组织。

  在历史上,这场灾难最终是以出现难民,朝廷赈灾结束

  但是李承乾准备在唐朝修建一个史无前例的水利工程。

第23章 大旱初显[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