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6章 兄弟相争,勾栏听曲[1/3页]
李承乾虽然已经在军队和朝廷上展现了自己的手腕,但是他还是没有忘记,前世的原主是如何被逼到造反的。
前世的李承乾被评价:“仁孝纯深,早闻睿哲。”
可见原主并不愚蠢,李承乾这几日不停思考,最后发现,李承乾最后的造反无可避免。
当时是也,贞观四年,李承乾听李世民之命:“自今诉者,有经尚书省判不服,听与东宫上启,委太子裁决。若仍不服,然后闻奏。”
大致意思就是,从今往后,有对尚书省裁决不服,先给太子掌掌眼,太子给个准话,如果对太子的裁决不服的,再报告给李世民。
要知道尚书省可是下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省是掌握实权的。
就这么说吧,三省中,没了前两省,顶多可能出现一些决策失误,但是如果没有尚书省,这事就办不了。
它是掌握最高行政权的机构。
但你看看,这么好的机会,可李承乾还就真的只处理政务了,没有丝毫拉拢其他大臣的想法,也没有结交其他大臣的行为。
在处理政务这段时间,我们没有看到前世李承乾拉拢了很多重臣。
这一点你要是普通亲王还好,可是你是太子啊,你是未来的皇帝,结果你现在对未来的手下都不搭理,这样让那些做事的不免心中有想法。
人家就想:你是不是看不上我们?我们卖力的做事,你不拉拢就算了,怎么连招呼都不打?跟你混以后会有前途吗?wap.xs74w.com
就在这个时候,李泰受李世民宠爱,宠爱到什么程度呢?
贞观十年,“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余官如故。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招学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其宠异如此。”
封李泰为魏王,这个可以忍,因为是王爷嘛,还是跟皇上关系好。
但是还任为相州都督,换算现在就是市一级的最高长官了,这就有点小过分了。
更过分的还在下面,李世民听说李泰喜欢文学喜欢跟读书人混在一起,就让他自己整一个文学馆,自己招纳文士。
嗯?!
李世民自己觉得没啥,就是一群人研究文学嘛!
但是群臣看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因此这个所谓的文学馆厚礼就成了李泰培植私党羽翼的地方。
文臣便把自己的儿子都塞进去了,自此党争开始剧烈!
李承乾虽然在尚书省有着超凡的地位,但是他没想到他这个弟弟所图甚大,要他的太子之位。
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没有整顿力量与李泰竞争的资格了。
再看到自己弟弟因为比较胖,就被父皇允许坐着轿子上朝,他内心的防线彻底被攻破。
开始摆烂,也就出现了如:“好声色,漫游无度,然惧怕太宗知之,不敢见其迹......"这样批评李承乾的话。
各位读者老爷带入想想,当李承乾对自己的弟弟如此放心,弟弟却仗着自己父亲的宠爱背刺自己。
就在这时,李世民还给他安排了几个“严厉”的老师,对他严加看管,然他没有机会拉拢实权大臣,让他彻底失去了这场党政的资格。
怎能不悲伤至极,痛楚万分?
李世民在整个太子造反的过程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推动作用。
但是
第16章 兄弟相争,勾栏听曲[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