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天有二日  人在封神,一切全靠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71章 天有二日[1/3页]

  殷郊听了赵公明之言,也是一喜:“说得好,国师,你来得正好,如今大运河已经开凿一半,黄河以北,直达崇城的这一半,还未能开通,此事,便由国师来负责,不知国师可否答应。”

  赵公明一愣。

  谁不知道,大运河乃是功德之事?

  若是由他来负责,那功德之力,定会被他给吸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这分明是殷郊对他的赏赐。

  但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躬身道:“多谢陛下,但臣已经是万劫不灭之身,功德的多寡,并无多大用处,陛下可以将此功德送给更需要的人。”

  殷郊听罢,倒也点了点头。

  重返王座,端坐下来,扫视群臣:“诸位爱卿,这北半部分运河,谁愿意来负责开凿?”

  比干稍作犹豫,躬身道:“陛下,臣愿主持运河的开凿。”

  “好,此事,便交由亚相负责。”

  比干也确实很适合这件事情。

  只要功德加身,成仙也将不是太大问题。

  随后,殷郊又颁布了多项改革计划。

  特别是对于朝歌太学的成立,最为用心。

  期间,也有人提议,将百川城所建立的太学,整体搬迁到朝歌。

  但却被殷郊给拒绝了。

  百川太学要一直开办下去。

  因为很多百姓已经在那边扎了根。

  而大行山水渠,也能让学子们适当参与,更方便他们了解民生之疾苦。

  他甚至打算效仿前世,让各地官员前往百川城的太学去学习深造,提升个人素养。

  接下来的几天,又有多项政策出台。

  大商已经一改之前的颓废,大有百业待兴、欣欣向荣之景象。

  大多数官员,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满朝文武,也都无话可说。

  那前往西岐的纣王,似乎已经被大家遗忘。

  文书房。

  殷郊看了看手中已经被写好的小学语文和数学教科书。

  向贴身太监杨容道:“杨容,你将这两本书,让人交给胶鬲吧,太学的事情,可要抓紧点。”

  “是!”

  杨容双手接过,躬身退了出去。

  他刚离开,敖凤就急匆匆走了进来。

  见其神色凝重,殷郊先开口道:“怎么?有事?”

  敖凤点了点头,将一份文书递

⑦④尒説

第171章 天有二日[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