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章 井底之蛙,不知时局(一更)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七十章 井底之蛙,不知时局(一更)[2/3页]

  国家大事,取不得。

  若是知道还如此写,那就是抵抗朝廷政策、抨击皇上施政不当,主张纠正过来,继续强化卫所制。

  无论哪一种,这个人都无法跟上朝廷的变化。

  方孝孺忧虑许久,终提笔写下:“井底之蛙,不知时局,罢。”

  对于卫所制的废弃,方孝孺一开始是不支持的,但他也没有直接反对,转变之中的方孝孺,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他去的是沿海卫所,发现那些军士,不是拿着锄头,敲打不可能长出庄稼的贫瘠土地,便是追赶着几头猪,如土匪狩猎,乐在其中。

  这是一群农夫,他不是军兵啊!

  方孝孺有些心痛,找了卫所千户,千户一听说是朝廷来的,便挺着大肚腩,一脸油腻地招呼着,为了表示其清贫,还特意准备了一桌朴素至极的饭菜。

  感情吃青菜萝卜,也能如十月孕妇。

  方孝孺看过最肥硕的千户,也看过一般富态的百户,还看到了骨瘦如柴的军士。

  这就是自己推崇的军民一体。

  现实,它根本就不像是书中说的那样,不是说你平时种地,改天打仗,你就能冲锋在前的。xs74w

  就千户与百户的又粗又沉又喘的步伐,还冲锋?

  雄风估计都不振了。

  方孝孺清楚自己错了,书里记载的世界,它有着太多的想当然,太多的自以为是。

  现实,不完全是书中讲述的那样。

  尽信书,不如无书。

  人需要有自己的判断,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认知与判断这个世界。

  方孝孺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卫所制,只适合简单的过渡与局部的安置,绝对不适合长期与大规模的存在。

  正是因为这种认识,方孝孺才落罢了这一篇锦绣文章。

  空谈误国。

  方孝孺忠于君皇,忠于大明,既然要选士,那就选出精英来!

  秦淮河畔。

  胡靖、王艮、李贯站在船头,安静的等待着,不多时,金幼孜与杨荣踏步而至。

  金幼孜介绍道:“胡兄、王兄、李兄,这位是建宁府杨荣杨勉仁,勉仁兄,这三位是胡靖、王艮、李贯,他们皆是江西吉安府之人。”

  杨荣肃然行礼,叹道:“有人云,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士夫秀特,文章盛于江右。而江右之地,又以吉安府为最。如今得见三位,实乃是三生有幸。”

  胡靖三人见杨荣举止自然,颇有风度,且谈吐之间,竟对江西之地颇为了解,不由顿生好感。

  “杨兄,还请里面上座。”

  胡靖含笑邀请。

  “不敢,胡兄请。”

  杨荣推脱。

  三让之后,胡靖便进入船内,船家开船,泛河而行。

  李贯满酒,杨荣连忙起身,感谢之后,道:“听闻东佳书堂便在江右,不知几位可曾去过?”

  胡靖等人对视了一眼,目光中透着骄傲之色。

  陈氏的东佳书堂,这可是江西人的骄傲,它开创了民间私家学堂之先河。

  该书堂始建于唐僖宗李儇时期,兴盛于南唐烈宗李昇时期,繁荣于北宋太宗赵光义至宋仁宗赵恒时期,更是有着“八英九才子”与“同榜三进士”的美谈。

  李贯直言道:“东佳书堂在江西德安县,我等虽未曾亲自去过,但对其家学,还是略知一二。”

  “可否讲来?”

  杨荣有些期待。

  要知道这家书堂并不对外开放,可以说是陈氏家学,

第一百七十章 井底之蛙,不知时局(一更)[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