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9章 双保险  贼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79章 双保险[1/3页]

  庄老师接过了放大镜,同样认真看了起来。

  这个位置,上面极淡的墨,写了一行蝇头小楷:

  1998年5月9日,贾景山

  原本这上面并没有字,是我让冯皓然找人写上去的。

  名字和日期都是我编的,而且也没有写真正制假者黄四虎的名字。

  褚皮纸虽说不是很厚,但透光性并不好。

  再加上书写的是淡墨,又压在另一张纸的下面,不扒开的话根本看不到。

  这么干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卷有质疑是不行的,我拍出去的那卷就不能是赝品吗?

  凭什么认定这卷没有凹痕的,就是赝品呢?

  这叫双保险!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哪怕这些东西上了拍卖场,也能截胡它的原因!

  我没让写什么戊寅年几月初几,因为干支纪年是60年一个周期,那样的话,很容易算到宋代去,无法证明现代赝品!

  吩咐冯皓然干这些的时候,他问过我一个问题:能不能用炭14,来检测这13卷《周孝儒文书》的真伪?

  我告诉他:不能!

  他追问为什么。

  我告诉他,所谓的“碳十四鉴定”应该叫“放射性碳定年法”,它是利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碳十四,来测量动物和植物的年龄。

  动植物都属于有机物,在可测量范围内。

  而大多数的文物,例如陶器、瓷器、玉器、纸张以及青铜器等等,都属于无机物。

  所以“放射性碳定年法”,在考古方面的应用相当有限,即使用来鉴定,也是年代比较久远的高古文物。

  而普通文物多在一两千年以内,即使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最后给出的年代范围,通常会有几十甚至几百年的误差……

  申国强长叹了口气,明显十分失望。

  可以理解,到手的一笔佣金不翼而飞,幸好鉴定费用是由持宝人掏,不然就赔大了!

  申国强是圈里人,自然不会幼稚地去问,其他卷上还有没有暗记。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如果我没拜庄周为师,13卷文书,都会雕刻上暗记。

  因为学过,才没有弄巧成拙。

  因为无论是真品还是赝品,如果有暗记的话,一般只能有一处,多了就不叫“暗记”了!

  就像《周孝儒文书》。

  如果13卷每卷都写上作者和日期,被发现的可能性就会大出十几倍。

  有一次和老师下棋,他讲过留暗记的一些趣事。

  暗记,也叫穷款或隐款。

  宋代的画家,好多都没有加盖印章的习惯,就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隐款。

  例如山水画的“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他的《溪山行旅图》,落款署名就落在了树上。

  不认真去找,根本看不到。

  还有南

第379章 双保险[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