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 捞过界  贼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51章 捞过界[3/3页]

  ,就不等一块二的夏利了!

  从柳荫街到潘家园旧货市场,16公里,跑了50分钟。

  在车上的时候,这俩货就开始絮絮叨叨,还是老生常谈,买车!

  我没搭理他俩,买肯定得买,但必须把钱洗干净再说!

  以前没想这么多,随口说是养牛的,现在既然安下了家,户口也过来了,就必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来钱道儿。

  例如:这家人是坐古董生意的……

  这样既隐瞒的真实身份,又让手里的钱财有了合法来源!

  “老弟——”

  三个人烟还没抽完,就听黄胖子在喊我们。

  抬眼看,我差点没笑坐地上。

  就见黄胖子穿着条大花短裤,大花汗衫,远远看着,特像披着东北被面儿跑出来了。

  他旁边这人就正常多了。

  瘦瘦高高的个子,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

  三个人迎了过去。

  “凯子,我给你介绍,这位是武爱国武老弟,唐亮唐老弟,杨小童杨老弟……”黄胖子笑呵呵地为双方介绍着,“这是我发小刘立凯,三十九中的语文老师……”

  我和他握着手,笑道:“三十九中离我那儿不远,有空刘老师过去喝茶!”

  “一定一定!”

  观面相,这是个实诚人,没有奸诈之色。

  五个人往里走。

  我还是第一次来,天气这么热,可里面人流如潮,熙熙攘攘,还有好多外国人。

  我们边走边聊,黄胖子他俩热情地介绍着。

  潘家园分为前市场和后市场。

  前市场右侧是古籍,由于卖方必须要有当地出版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所以大部分都是本地人经营的。

  主要是民国时期的旧书、旧杂志和画册,还有各种旧邮票、信封和明信片。

  前院左侧都是硬木家具,主要经营红木、可卡箱、万历柜、仿古架以及木雕花板等等。

  因为家具太重,大多也都是本地人经营。xs74w

  后场共有10排大棚,2000多个摊位,这里全国各地的摊主都有。

  天津人只要经营小古董,例如文房四宝和一些杂项。

  河北人大多卖陪嫁瓶、小木块和旧字画。

  山西人主要经营铁器、青铜器、石佛等等。

  还有一些戴着小白帽的甘肃人,他们集中卖原始彩陶……

  “武先生对什么感兴趣?”刘立凯问我。

  我有些不太好意思,说:“我完全是门外汉,也是没什么事儿,就想学习学习……”

  这可不是我谦虚,是真不懂。

  看着地上一堆堆的玉璧、印章、瓷器、字画、袁大头……看哪个都像古董。

  唐大脑袋蹲在了一个摊位前,指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战刀问:“老板,这个多少钱?”

第151章 捞过界[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