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惨淡收场  莽在北宋末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29章 惨淡收场[1/3页]

  容城县廨。

  赵莽、李嗣本、刘光国等中路军主要将领齐聚一堂。

  童贯铁青脸色,在堂中一阵踱步。

  满地碎瓷片,显然是摔碎了不少杯碟。

  赵莽等人分坐两边,沉着脸一言不发。

  堂前跪倒一人,全身衣甲沾满泥浆,嘴唇干裂,两眼赤红,正在痛哭流涕地讲述着东路军惨败经过。

  他从兰沟甸前线赶回,奉都统制种师道令,向督帅童贯报讯。

  “杨可世率前军在兰沟甸渡河,全军刚过一半,耶律大石率骑军突然杀到......

  兰沟甸近来涨水,全军泅渡过河,行动迟缓......

  辽军半渡击之,前军抵御不及,伤亡惨重,过半数兵士被水流卷走......

  杨可世将军亲自率军阻拦敌军,身中数箭......阵亡!”

  报讯军校说到最后,已是泣不成声。

  童贯乌青色面皮颤了颤,狭长双目好似喷火。

  耶律大石!这个名字在他听来如同梦魇!

  赵莽预想到东路军在新城进展不会太过顺利,却也没想到,首战即惨败,连前军统制杨可世,也惨遭辽军射杀。

  杨可世也是宋辽开战以来,宋军一方折损的最高级别将领。

  对于宋军的打击,不啻于又一次马踏中军大营。

  赵莽不禁苦笑。

  半月前,他在南拒马河追击耶律大石,就想着趁辽军渡河时发动猛攻。

  有赖于鄂都率领部族军死战断后,耶律大石才能率主力从容撤退。

  这一次,耶律大石如法炮制,利用新城附近,水网和平原地形优势,发挥骑兵机动灵活性,主动出击,给予东路军迎头痛击。

  迄今为止,宋辽两次交手,宋军折损马公直、杨可世两位大将,可谓出师不利。

  李嗣本满面忧愁,唉声叹气。

  刘光国眼底划过惊恐,有些坐立不安。

  童贯颤抖着手,指向报讯军校:“种师道屯兵白沟多日,大军不见丝毫进展,贻误战机,行军不密,折损杨可世,本帅定不饶他!”

  童贯说话声发颤,显然是愤怒到了极点。

  军校悲咽着大气不敢喘。

  赵莽叹口气,东路军陷入如此境地,原因是多方面的。

  前期,宋军将帅寄希望于辽国君臣投降,想当然地误以为,辽国衰亡,辽军必定残破弱小。

  宋军上下,充斥一股轻慢敌军的自大情绪。

  真到开战之际,全军将士又不知所措。

  一边惶恐不安,一边用辽军兵寡势弱欺骗自己。

  童贯不顾前线局势,连下三道催战帅令,种师道迫不得已之下,才率军渡过白沟河,开赴新城。

  仓促进军,对敌军情势了解不明,终于被耶律大石在兰沟甸等到机会,一举大破前军杨可世。

  话又说回来,种师道率军屯扎白沟十几日,始终不肯越过两国边境,这也是不争事实。

  宋辽白沟边界,自澶渊之盟定下,至今已有百余年不曾发生战事。

  赵莽知道,种老帅迈不过心里那道坎儿。

  一旦跨过白沟,进入辽国境内,代表毁约背盟已成事实。

  种师道为守住心中道义,一再犹豫拖延,使得辽军在新城从容布置,也是导致兰沟甸惨败的直接原因。

  辽国君臣孤守燕京,太行以西、燕山以北,尽皆落入金国掌中。

  宋军只占天时,却错失地利、人和,最终导致惨败。

  赵莽叹口气,心里涌出阵阵无力感。hTTps://WWw.xs74w.com

  宋军的问题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绝不是单靠个人能解决的。

  大宋这座外表看起来华丽堂皇的宫殿,内里早已蠹虫无数,千疮百孔。

  宋军这层披在宫殿表面的精美锦衣,经过伐辽一战,也终将被撕扯破碎。

  李嗣本好言宽慰童贯几句,对报讯军校问道:“种帅所部可还安好?”

  军校忙道:“种帅听闻前军遇袭,亲自率军前往救援。

  半道与辽军将领萧斡里剌相遇。

  种帅命将士手持巨梃,结阵击退敌军,接应前军残部,而后退兵白沟。”

  李嗣本苦笑道:“种帅无恙,东路军主力犹存,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刘光国急道:“督帅,辽军兵锋正盛,燕京辽军不知尚存多少。

  我军新败,士气

第129章 惨淡收场[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