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7章 分歧  三国之大汉重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17章 分歧[3/3页]

  ellip;

  一切都已经来不急了!

  刘备的大军难以攻入鄱阳郡,也证明了江东子弟并非无能。只是统帅的问题!

  一帅无能,累死三军!

  孙权不是孙策,他没有能力领军大杀四方,他提拔的小将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还达不到运等帷幄的高度。xs74w

  事实证明,能够挡住刘备的只有周瑜。

  只有孙策留下久经战火的老臣们!

  那么,问题又来了。

  孙权到了鄱阳,谁才是江东大军的掌权者呢?

  每个圈子都有奸有忠,有直率有诡诈。

  武将们可能只是一心想保住老主公孙坚、前主公孙策的基业。

  可文臣心中难免有所猜忌。

  周瑜的权利太大了!

  孙权调不动的兵他能调动,孙权请不动的老将他能请动……

  可面对主公的基业和主公的家眷时,该如何决择呢?

  孙权还没到后面为了江山可以牺牲妹妹终身幸福时的那种狠。

  鄱阳城中争论不休。

  以周瑜为首的江东老臣子们当然是主战的,从跟随孙坚叱诧疆场以来,从南打到北,再由北打到南,从来没有人敢小看这一群人,这群江东猛虎。这里面有许多人是认识刘备的,老将们都不喜欢阴柔深沉的刘备。他们心中的英勇是孙坚般的猛虎,是孙策般的霸王。他们宁可战死,也不愿意投降。

  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们却主降。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追随孙策平定江东是为了什么?只不过是为了在这乱世拼下功名,光耀名楣罢了!不论是谁家的谋臣,一开始肯定是不会想着造反的。不论打下多大的江山,立下多少功劳,都是为了在天下大统的时候换得地位与名声。

  文人大多不只是代表个人,还有身后的庞大家族的利益。所以他们会在必要的时候权衡利弊,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没有谁对谁错,一方要保基业,一方要保先主家眷,谁也不肯让步。

  这个艰难的抉择,让孙权面临崩溃。

  经久难断,孙权只好再次求助吴夫人。

第317章 分歧[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