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章 秋闱(二章合一)  南宋读书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9章 秋闱(二章合一)[2/3页]

  “誊录”制。

  “糊名”制兴起于唐,唐朝时的科举,考卷上最早是考生的姓名、籍贯等,在考卷上向考官公开,这样的话,就给了考官从主观上把名额倾向于亲朋好友的最大可能。

  因此,唐朝初期,参加科举的考生的身份、背景和社会关系在科举中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才华,这当然不公平,直到武则天开始关注科举。

  武则天时期,因为贵族阶级对她的反对和颠覆,迫使这位中国有史以来唯一的女皇帝通过各种方式从寒门和平民中选拔人才,以用来抗衡反对派。

  而武则天对于底层人才的选拔,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由举荐制延伸出来的“试官”制,就是不管谁给她举荐的人才,不管才华如何,资历和来历如何,先给个官做,在实际工作中慢慢考核。

  另一种就是科举制了,但武则天为了防止贵族阶层把考中的名额都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发明了“糊名”制。

  “糊名”制起源于某次科举考试,重视人才的武则天在洛阳亲自参与最后的选拔工作,但她从考官经过筛选后提交的考卷中,发现了许多不太合格的考卷。

  其实就是相当多的考生的文章作得相当差,却被考官选中,最后送到武则天面前,武则天无论怎么选,都只能选出庸才,而非人才。

  如此,武则天心中有数了,这中间少不了徇私舞弊,根子主要就在考官知道文章是哪个考生写的,有了倾向性的筛选。

  武则天也没办法,她可没时间去参与初选,去研究所有考生的文章,只能吃个哑巴亏,然后想办法限制,让往后的科举考试能公平一些。

  武则天想出的办法就是“糊名”,《隋唐嘉话》中记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节。判之糊名,自此始也。”

  这种办法的推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考官凭借姓名,而不是文章的好坏来筛选的可能。

  这项制度,一直到后世的高考,都还在沿用,现代参加高考的考生,在试卷上只需要填写考号的制度,就是从武则天发明的“糊名”制改进而来。

  因为,考官虽然在“糊名”制下,失去了直接通过考生姓名作弊的可能,却还能从笔迹上判断出文章是不是熟人作出的。

  所以,直到唐朝灭亡,唐朝时的科举制依旧弊病重重,“糊名”制没能完全改变科举考试中的徇私舞弊。

  到了宋朝的宋真宗执政时期,更加重视从科举考试中选拔人才的宋朝执政者,又在“糊名”制的基础上,推出了“誊录”制。

  “誊录”制就是所有考生的文章,全部重新由专人抄录一次,然后再交给考官筛选。

  这样一来,考官看到的文章,即无从知道考生的姓名,也无法从笔迹中判断是否是谁,只能凭借文章的好坏来审核和选拔,徇私舞弊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

  再加上从宋朝开始,对考生试图夹带作弊参加考试的严格控制,及考题保密性的严格控制,科举的弊端基本被消除。

  至此,科举考试的公平性才开始有了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保障,不论权贵、寒门、平民,任何阶层,都能相对公平地参与到科举考试中来。

  而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由朝廷直接委派并由当地的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初六日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

  但随着秦桧等一众奸臣把持朝堂,大宋各州府的考试开始变了味。即便是再严格的制度,还是会有破绽。而从内部击垮宋朝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根子上腐朽。

  当一个国家的官员都是由无才无德的人组成之时,这个国家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秦珞来到自己的号房,一番清理之后便开始整理房间。未来几天他将在这里度过漫长的时间,为了不让自己无聊,他可要提前适应。

  贡

第69章 秋闱(二章合一)[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