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54章 事关皇帝的小金库[1/3页]
胭脂,古语又叫”燕支”、”燕脂”、”焉支”,自古以来在东方文化中就是女性美的一种象征。胭脂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已发掘的考古资料上看,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已发现梳妆奁[lián]内就有胭脂等化妆品,墓的年代大致在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可见,最迟在秦汉之际,妇女已经用胭脂化妆了。但为何叫胭脂,深究其来源又有两种不同说法。
第一种说法,据五代马缟[gǎo]《中华古今注》记载,”胭脂盖起于纣,以红蓝花汁凝为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意思是说商纣王时期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用以敷面,因为产地在燕国,所以称为”燕脂”。相传商纣王的宠妃妲[dá]己也发明了一种桃花妆,用各种花瓣的汁液凝成脂粉,涂在面颊上。
[祁连山:焉支山马场]
第二种说法,是胭脂起源于匈奴说。西汉时期,名将霍去病大败匈奴河西部,迫使匈奴浑邪王率4万人投降汉朝,汉朝取得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给匈奴以沉重的打击。匈奴妇女们于是唱起了一曲哀怨的歌:”亡我祁连山,使我牲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对于匈奴妇女而言,丢失了祁连山的牧场不必过于伤心,因为在别处可以找到新的繁育牲畜的牧场;但丢失了焉支山,她们就无法为出嫁的新娘化妆了。
据晋朝崔豹《古今注》记载:”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谓为燕支粉。”崔豹所说的”西方”,指的就是中国西北的河西走廊,即甘肃省祁连山地区,这个地方古代就叫”焉支”。《西河旧事》等书也记载,焉支山遍生一种叫”红蓝花”的植物,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在石钵中淘去黄汁,便可制成鲜艳的红色颜料。”匈奴嫁妇,采其花,榨其汁,凝为脂,以为饰”。单于[chányú]的阏氏[音yānzhī,即正妻]用这种颜料混合油脂涂抹面颊,让风吹日晒稍显粗糙的面容变得红润起来,后来匈奴贵族妇女们纷纷仿效,使这种颜料逐渐成为匈奴妇女的主流化妆品。因为这种化妆品和原料红蓝花均来自焉支山,并且由匈奴单于的阏氏使用推广,故汉人称其所制成的红妆用品为”焉支”,后来演化写作燕支、胭脂。
[胭脂原料:红蓝花]
但是前述两种说法,多半都是后世文人的臆测,或者传说的成分更多一些,由于缺乏现代考古学的证据,都难以令人信服。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经清楚地表明,先民们已经知道用矿物质的红色作为颜料和涂料着色剂,更容易获得和提取的植物花朵颜料难道不为先民们所知吗?为何非要等到商纣甚至更晚时期由匈奴妇女发现并使用?所以上面两种说法经不起仔细推敲。wap.xs74w.com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发现一件颇有说服力的出土物证,即辽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出土的神女头像,可以旁证胭脂的起源要早很多。1986年第八期的《文物》杂志刊载考古专家报告,说距今5600多年的这些神女头像”面涂红彩”,”唇部涂朱”,”出土时颜色呈鲜红色”。不难想象,倘若先民妇女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涂红打扮,就更加不会去为神像搽胭脂、抹口红了。神女头像上所施朱红是矿物还是植物质的,目前尚无科学鉴定。但可以确定的是,神女像上的颜色出土后很快消失,现已不甚明显。所以据此判断,用植物性染料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些。不管结论如何,东方女性涂口红,搽胭脂,保守估计至少已有5000多年历史了。
追溯口红的历史,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口红出现在公元前三千多年苏美尔人所在的城市乌尔。古埃及人十分热爱化妆,他们会使用黑色、橘色、紫红色的口红,男性也会使用:古罗马时代一种名为Fucus的口红是以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和红酒沉淀物所制成。相传当时的埃及艳后十分偏爱口红,至今还有一种洋红色的口红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在我国,口红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西汉刘熙在《释名》中写道:“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丹就是丹砂,朱砂,古代用作染色的红色颜料。《意林》卷四引汉王逸《正部》提到“皎皎练丝,得蓝则青,得丹则赤。”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墓葬品中,我们就发现了藏于漆器盒中的口脂,历经几千年颜色依然鲜艳。古代的口脂是装在小盒子的,以便随身携带,上妆时用指尖轻点,然后均匀的涂抹在嘴唇上,最后用指腹晕染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丹唇”的艺术形象,宋玉在《神女
第254章 事关皇帝的小金库[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