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二章:整编  风起明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四十二章:整编[3/3页]

  原先库房之中的白银算上这一次的缴获,已经是超过了十九万两。

  饶是陈望如今已经是见多识广,但是看到那账面之上近二十万两的白银结余,心绪还是忍不住浮动。

  现在他麾下的四千多人,每个月足额发饷要发六千两左右。

  近二十万两的白银,如果只是光发饷银足够发上三十二个月,也就是两年零八个月。

  不过现在朝廷会发饷银,虽然没有发足额,每个月应发四千两,但是每个月实际能够领到的不过只有三千两。wap.xs74w.com

  之前几个月来,陈望都是直接从库房中取银发饷,每个月陈望会定期主持发饷,务必将饷银足额的发到每一名军卒的手中。

  胆敢克扣饷银,无论是一分还是一厘,皆处斩刑。

  对于明朝的历史,陈望心中很是清楚。

  明军的战斗力之所以不强,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缺饷。

  明朝末年,各地军队欠饷已成常态,好不容易发饷,又有上下克扣,层层盘剥,发到普通军卒的手中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

  后世的网络之上有一句话流传甚广——“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其实这句话说的真的不错。

  在明朝的末年欠饷已经是成为了常态。

  崇祯十年时,卢象升被任为宣大总督,前去检阅军队之后上了一封奏疏,奏疏之中写道:

  “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那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典卖矣。”

  “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且纷纷见告矣。”

  ”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袴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

  “地居极塞,胡风朔雪,刺骨寒心,微臣马上重裘,犹然色战难忍,随巡员役,且有僵而堕马者。”

  “此辈经年戍守,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

  “所辖之军,其饷银自去年十一、二月到今,分毫未领也。”

  “各军兵虽复摆墙立队,乘马荷戈,而但有人形,全无生趣。”

  寒冬腊月,竟然身着单衣,甚至有些人连鞋袜都没有。

  经年欠饷,甚至连生计都难以维持。

  而就是这样还没有造反,甚至在清军和蒙古入关之时,他们也都还在抵抗。

  陈望眼神微凝,曾经的记忆涌上了心头,辽东的情况要比山西镇好上许多,但是也一样存在着欠饷的问题。

  曹文诏在平叛立功之后被调往了大同镇任总兵,大同镇和山西镇相隔不远,都在山西省内。

  卢象升所禀报的情况其实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情况。

  卫军大部分都只有单衣,缺衣少食只是常态。

  墩军稍微好一些有一些破败的冬衣,每日还有些许的吃食。

  就是作为战兵都无法保证有冬衣穿戴,待遇只是比墩军稍好一些。

  都已经是到了这种程度,明军竟然能够守住长城大部分的防线,还能够不发生大面积的投降,大面积的反叛。

  说实话陈望感觉这已经不能用常理解释,或许真是朱元璋北逐蒙元,重铸华夏留下来的余泽还在眷顾着他后世的子孙。

  陈望放下了手中的报告,欠饷成风,贪腐成风,军队怎么可能还会有战斗力。

  如今军中对他最为忠心,既不是辽骑,也不是当初在邠州招募的流民,而是原先柳国镇、艾万年麾下的残兵。

  他们何曾每天都吃得上饱饭,又何曾每个月都领到过足额的饷银。

  正因为是这样,现在在军中打起仗来最凶的也就是这些人。

  当初陈望还担心这些老兵会不会将原先军中的痞气带入军中,但是后面发现这份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他们的精气神反而是诸部之中的最好的。

  ——————

  辽东经略熊廷弼:

  “辽东买一弓二两,一矢五六分,更无买处。”

  “至于衣甲、撒袋、鞍辔、皮绳诸物,日日装束。”

  “时时追逐,补绽缝破,无事不贵。”

  “每见军士赔办器物,典卖行囊,身无寸绵,裸体穿甲,心如刀割,而恨不能以身代也。”

第一百四十二章:整编[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