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6章 水浒归顺,在下姓岳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16章 水浒归顺,在下姓岳[2/3页]

  欢玩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而且每次都是屡试不爽。

  站在这个方向上来讲,陛下是觉得,咱们秦国的那些世家,不会甘愿去做晋国的奴才。”

  曹操好奇道:“丞相此言何意?”

  蔡京继续说道:“晋国最不缺的就是世家,而且,晋国目前的情况,就是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

  远比我们秦国内部的情况还要糟糕,你觉得,晋国的那些世家,还允许在他们的国度里,出现一个可能会打破平衡的世家存在吗?”

  曹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明白了,丞相是说,晋国的那些世家,不会任由秦国的世家,就这么安然无恙的存活下去。

  相反,他们还会仇视我大秦的那些世家,而我大秦世家,自然也就能想到这一点。

  所以他们除了支持陛下的决定之外,便没有任何法子,敢问丞相,是与不是?”

  如今的他还很年轻。

  远没有成长到魏武帝的巅峰期。

  所以,能通过蔡京的只言片语,而联想到这么多,已经实属不易。

  蔡京笑道:“就是这个意思,令老朽真正感到有意思的,是陛下颁布的圣旨中,最后一句话。

  可以允许地方士卒,在战争开启之前,自由出入青楼、赌坊等场所。

  这可是开了我大秦未有之先河,不过转念一想,也是能够理解的。

  陛下一向爱兵如子,与晋楚两国的战役,必然也是异常严峻,届时,将会死伤很多将士。

  陛下这样做,其目的,就是要让那些士卒感到皇恩浩荡,进而可鼓舞全军士气。

  只不过...”

  说到这里,他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曹操接过话茬,笑着说道:“丞相是担心,像是这种事情,一旦写到史书里,会对陛下造成不好的影响?”

  蔡京无奈点了点头。

  大秦的史官是司马迁。

  这可是个驴脾气。

  从来不会轻易更改现有的,已经发生的真实事迹。

  曹操摇头道:“依我看,丞相完全是多虑了,陛下从来就不惜小节,更何况,那司马迁,不是一向最敬重陛下?他应该可以妥善处置,实在不行,届时再去提点他几句。”

  蔡京道:“等大战结束吧,但愿大秦的列祖列宗可以保佑我们,打赢此仗。”

  说到这里,就连曹操都保持了沉默。

  忽地,蔡京想起一件事情,脱口而出道:“山东道有个地方,叫做水泊梁山。

  梁山上,有一伙贼寇,聚在一起,号称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将,他们以一个叫宋江的贼子为首。

  你猜这个宋江,是何许人也?”

  曹操搜遍脑海里的所有记忆,也从未听说过有一个叫做宋江的人物,于是便摇头表示疑惑。

  在他看来,一伙贼寇罢了,即使号称有一百零八将,不过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蔡京直言道:“前些年,陛下马踏江湖的时候,曾去过江州,有个人题了一首反词。

  而题反词的那个人,正是宋江。陛下知道这件事时,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还一笑而过。

  这些事,都是锦衣卫的人,在不久之前,告诉本相的。”

  曹操道:“丞相的意思是,派出一支军队,在北上的时候,随便剿灭这伙梁山贼寇?”

  蔡京抚须道:“想要剿灭,只怕是不容易了,如今这伙梁山贼寇,据说已经聚齐了七八万之众,势力相当庞大。”

  “这倒是有点麻烦。”

  曹操摆了摆手,道:“不过,我麾下有一员大将,叫做庞德,给他十万兵,想来能在一两个月内,解决掉这个麻烦。”

  闻声,蔡京摇头道:“倘若是剿灭贼寇,本相便不与你说这么多了。

  前不久,那个叫做宋江的贼首,派人联系了锦衣卫,然后来俊臣又找到了本相。

  说是上一次宋江题反词,陛下并未怪罪他的事情,让他感到了陛下的仁善。

  所以便想趁着这国战期间,携全体梁山之众,投靠朝廷,本相一直在犹豫,该派谁前去招安为好。”

  “原来是这么个事。”

  曹操正色道:“丞相,倘若将梁山贼寇招安,从今日后,他们的一言一行,便代表着我大秦军队。

  若是他们在被朝廷招安之前,所作所为,劣迹斑斑,只怕会影响朝廷在当地百姓中的威望。”

  蔡京道:“这个无需担忧,本相早就派人调查过他们了,他们不仅没有什么劣迹,反而还时常除暴安良,更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

  将他们收为朝廷编制中,也是经过本相再三思索的,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待将他们招安之后,便统统交给朱棣。

  若是他们胆敢做出什么有损朝廷声望的事情,那么就跟老朽无关了,这就是朱棣的责任了。

  而且,他一个异姓王,倘若连收复一伙贼寇都做不到,那么幽云主帅一职,只怕我们得上奏陛下,重新挑选了。”

  曹操欲言又止道:“若是可以,不知我是否能够...”

  蔡京摇头道:“你是兵部尚书,坐镇后方,统筹全局,离不开你。

  在陛下或者是在本相眼里,除了你之外,便没有别人,可以担得起这个责任了。”

  如此,曹操也不好说什么了。

  紧接着,他便与蔡京商量起当前的政要之事,“从京畿道开始,逐渐将招兵买马的影响力,扩散至全国,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少去不少矛盾。”

  蔡京道:“你是兵部尚书,这件事情,你拿主意就好,只是千万不要误了招兵时机,我们...可没有多少时间了。”

  曹操点了点头,“请丞相放心,另有一事,还需丞相拿个主意。”

  蔡京道:“你是想说修建运河的那些民夫?运河的事情,可以先停一停,等战争结束后,再去修建也不迟。”

  闻声,曹操顿时大笑道:“有丞相这句话,咱们大秦,便不缺什么兵源了。”

  至于招安梁山好汉的人选,蔡京冥思苦想,最终敲定一人——礼部尚书严嵩。

  之所以要让一部尚书亲自前去招安,主要是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向梁山众人表示出朝廷的诚意。

  第二,如今各部都忙得不行,但是唯独礼部比较清闲。

  严嵩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蔡京不愿这样的人才,就这么白白浪费掉,应该要合理利用起来。

  更何况,像是招安这种工作,一般也都是由礼部去做。

  蔡京嘱咐了严嵩几句后,便让他立即出发。

  稍后,前者又请来吏部尚书李林甫。

  他语重心长的向对方说道:“如今国战在即,正是朝廷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

  你身为吏部尚书,要与兵部那边协调妥当,看看该派那个知兵懂兵的人去前线帮帮忙。

  本相记得,江南十二族,不是推荐了不少人才,有些在地方上担任要职,有些在翰林院修书?”

  闻声,李林甫作揖回应道:“丞相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这便挑选出一些知兵的文臣,前往边境。”

  蔡京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这场国战,如果败了,我们大秦也便不复存在了。

  可如果赢了,就是我们大秦崛起的时机,将来史书上,肯定是要对此战大写特写。

  本相不希望,后世人只从史书中看到了哪位武将拒敌于野,而没了咱们文臣的事情,这不好,你,懂吗?”

  李林甫连忙道:“下官明白了。”

  ...

  由于是在战时,所以就连招安的工作,都是一切从简。

  严嵩带着几十名礼部的官员,在配合上千名甲士,就这么快马向山东道的方向出发了。

  大概四日左右的功夫,便就来到了山东道境内。

  翌日正午,他便带着几名礼部官吏,上了梁山。

  与此同时,宋江带着众兄弟,焚香祷告,正耐心等待着严嵩的到来。

  他语重心长的向众兄弟说道:“朝廷的诏安使,乃是礼部尚书严嵩,众兄弟,一部尚书亲自前来招安我等,足以显出朝廷的诚意了。

  当兄长的,也不会逼迫你们,从现在开始,愿意与我归顺朝廷的,便继续留在这里,不愿的,可以离开梁山,另谋出路了。”

  其实,之前他就已经向众兄弟说过了,他准备要投靠朝廷,而众兄弟也很支持。

  没错,在这个世界的梁山好汉,并未反对宋江的意思,而是很支持!

  因为,他们能够感觉到,眼前的这个朝廷,是光明的,而皇帝,也是英明神武的。

  他们自然心甘情愿的投靠。

  “兄长,我们都听您的,如今正值国战之时,据说晋楚两国已经合盟,朝廷正打算在全国各地招兵买马,准备抵抗敌军,若是这个时候,选择投靠朝廷,凭借咱们众兄弟的本事,一定能够建功立业!”xs74w

  “没错,自从皇帝陛下马踏江湖,将不少为非作歹的几个世家铲除后,俺便晓得,陛下是一位明君,为明君效力,也是咱们兄弟的一个愿景!”

  “陛下自从不再自污藏拙以来,一直都是事事以百姓为先,比如修建运河的事情,那些民夫,哪个不是死心塌地的为朝廷做事?就冲这点,朝廷就值得咱们众兄弟效力!”

  “朝廷决心以必死之志,抵抗晋楚联军,其目的,还不是为了咱们大秦的老百姓们,能够免遭敌军铁蹄践踏?!既如此,咱们就应该助朝廷一臂之力,抗击外敌!”

  “对,说的没错,抗击外敌!”

  “...”

  越来越多的梁山好汉开始发声。

  他们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奈来到这里落草为寇。

  但是说句实话,如果有可能,谁愿意不成为一个公务员,而是成为社会闲散人等或者是江湖混混呢?

  只是他们曾经没得选择。

  但是现在,他们有了。

  能跟随一个不黑暗的朝廷以及圣明的皇帝奋斗,不好过在这梁山混吃等死啊?

  同样都是刀尖上混前程,朝廷能给的,一座山头可给不了。

  宋江对众兄弟的表态感到满意,他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

  “丑话说在前面,咱们投靠朝廷,是要去打仗,去与外敌拼命,此役,咱们梁山众兄弟,一定会死伤惨重。

  但是为了百姓,为了咱们替天行道的旗帜,咱们没得选,只有跟随朝廷,杀敌,护民

第216章 水浒归顺,在下姓岳[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