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2章 供养比例问题  民国神豪:开局骆驼祥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42章 供养比例问题[3/3页]

  ,去掉关系户,去掉自愿回家的,再去掉转业成治安所所员的,满打满算还剩下一万人出头,然后是刘总办的第一师一万人,然后是正在征召的、预计有三万人的三个师,加上艮寅先生带了的“盐务税丁”,都是从各地优中选优经过了锻炼的,组成了一个师共一万人,然后各种地方乡镇像刘建明那样的,再算上办事员,全省一共七万多人。⑦④尒説

  这所有的脱产人员加起来,一共是十三万多不到十四万,也就是说老百姓的供养比例甚至不到千分之四,这远远低于东山的供养上限,再过三十年,东山人推着小推车支援战争那会儿,供养比例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三。

  从实际上也能看出来,就拿老李头的社区来说,少说上千口人,但工作人员实际上就一个老李跟两个写写算算的年轻人,千分之四左右差不多。

  而且根本不影响效率,毕竟又不组织大家干啥,平时刷点标语给大伙儿讲讲上头的命令,足够用了。

  要是有什么重大事项,例如这次征兵,会有上边的人来支援的。

  所以这次的夏粮预计能征收上来4.5亿斤(按十两计算),相比于后来东山一年9亿斤征收粮,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一半多。

  而这些粮食当作军粮吃是吃不完的,又反过来投向市场一部分,储备一部分,进一步稳定了粮食供应,也就稳定了粮价,相当于刘总办手里多了一个粮价调控系统,避免粮价过高或过低。

  与此同时,刘总办的部队可不是配给制,是货真价实要发饷银的!

  这部分饷银又大大促进了各驻地的经济流通,这又反过来刺激了商品消费,军需的采购也尽量在本地进行,老百姓种的菜、提供的副食品又换成了钱。

  刘总办的企业提供了相当大的利润充当军费,军械能够自产,这也决定了超低的养兵成本。

  总而言之,就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和谐景象!

第242章 供养比例问题[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