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_去了汉堡(4)  紫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卷_去了汉堡(4)[3/3页]

  套件,每年的产量也不超二位数,在国内可是一套难求的,关键是原料的筛选太难了,在烧制上也是纯手工原始加工方式。

  打开内层包装用的黄纸,施密特就惊呼起来,那种古色古香的造型,幽幽的光泽,顿时就把施密特等人给雷的外焦里嫩,他们哪里见过如此精美的艺术品啊。

  “施密特,你这么好的东西居然放在那里摆着?你不知道这东西如何使用吗?”美术学院的教授汤汉姆摇晃着脑袋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这种艺术品在我们德国根本就造不出来,仅仅是这个陶土我们就没有,更不要说烧制工艺了。”

  紫砂器皿出现的比较晚,使用的面也比较窄,不像瓷器,历史悠久,使用的面很宽广,几乎所有的器皿都有瓷器,可紫砂却是仅限于泡茶和在一些特殊烹煮的菜式上使用,在其它方面就很难使用紫砂器皿了,这也是紫砂陶器不被世人常见的原因,可是在饮茶做特殊烹煮上,却又是无出其右的最佳器皿。

  “把这套茶具拿去清洗一下,其实就是用清水浸泡一会就可以了,然后稍微晾晾,等会我为你们冲泡绿茶,让你们先品尝一下绿茶的魔力。”李凡笑着说。

  施密特立即把家里的女佣叫过来,认真的指点女佣去做清洗。而李凡此时则是提出了要看施密特刚刚弄到手的瓷器,他知道,那紫砂壶要多晾一会才行。

  施密特也很识趣,马上转身进了自己的书房,不一会抱着一个木匣子走了出来,他在中间的平台上打开了木匣子,从里面拿出了一尊花瓶,看上去还真是不错,打眼一看这就是清代官窑的,施密特把花瓶轻轻的放在平台上,然后把盒子收了起来放到了台子下……面对施密特,李凡做出了一副有些不解的手势。

  “怎么?我疏忽了什么?”施密特看懂了李凡的意思,“噢……我忘记戴手套了,唉!是我的疏忽,我的疏忽!”说罢,他又快步走近书房,从哪里拿出一个纸盒子,里面装着一打手套。其实,施密特这里是搞过瓷器鉴定的,所以他准备了手套,但是,他毕竟不是搞文科的,今天看李凡随便拿紫砂壶就忘了这茬。

  李凡戴好手套,还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支高亮照笔,小心的在瓷瓶的内外照着,还特意留意了瓶底上的款识,足足看了好几分钟才把瓶子放下来。

  “相信各位都是同好,对瓷器鉴别多少有经验,大家也都可以看看嘛!”李凡微笑着对几个教授说道,“看完之后大家可以发表一下看法,咱们也来个集体探讨,现在,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看看你们对这瓷器的认识如何?”

  随着李凡的话音,几个老教授还都戴上了手套,有的还拿出了老花镜放大镜,还找李凡借去那个专用的照笔,也学着李凡那样内外照着,一边看还一边点头。

  “这个地步的款识说明这件瓷器至少有250多年了,我个人认为这个瓶子是乾隆年间的精品,从器型和用料上都没有问题,而这斗彩的特色正是清乾隆年间的一个重要分支……”音乐学院的史密斯非常笃定的说道,“按照眼下市场上的价格,这个瓶子的估价应该在200万欧元左右,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呵呵,史密斯教授应该不是教音乐的吧?对瓷器的了解不少!”李凡说道。

  “没错,他在音乐学院教历史,学音乐的必须要了解历史,尤其是音乐史。”施密特乐呵呵在旁边打趣的说道,“同时,他是东方瓷器的爱好者,我们都是被他传染的,这个瓶子是我在旅游的时候,从匈牙利的一个地摊上捡的,当时花了五千欧元,要是按照史密斯的话说,那我可是检漏了,算是发了。”

  “我觉得这瓶子也是真的,我最近看了一点那些介绍伪造古董的书籍,我想找到书籍上描述的那些疑点,可我失败了,没有找到,这瓶子应该是真的。”汤汉姆此时收起了放大镜,“尤其是这瓷胎的透光性,太完美了,应该无法造假。”

  几位老教授一致认为施密特捡的这个瓶子是真的,而且是捡了大漏。

  “不能说是真的,可也未必是当代赝品,这要看怎么说。”李凡开始解说。

第一卷_去了汉堡(4)[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