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卷_初探(5)[2/3页]
候,这里会不会因为天灾、疫情等发生社会变动?县令带着人到其它地方避难,能不携带着县印吗?”
“啊!这样说来还真是的,看来,我这史籍学的太呆板了,李教授的解释还是站得住脚的,只要查阅当时的一些县志或者府志,也许就可以对上号了。”
吕研究员这个弯转的还真是快,不能不说,李凡的解释似乎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如果在船上再发现其它可以佐证的物品,他也就不会到时候被打脸了。
其实,吕研究员说的官印制度也是存在的,而且,到了明清两代还很严谨和复杂,当时管理下面官员的吏部可不单单是下个公文给个委任状那么简单,还要给新任官员颁发官职印信,而颁发的时候还有诸多的讲究,并不是签字就能领的。
按照清朝的官制规定,皇上和亲王等印信是玉质的,不管是玉玺也好还是随身的闲章、私章,都是用各类玉石雕刻的,如果某位官员把自己的私章用玉石雕刻,对不起,搞不好就要被参,那是逾制!所以,到了雍正年间的时候,一些官员就用寿山石、田黄石之类治印,谁想参就参好了,我用的石头,这就是弄瓦和弄玉的差别,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文人治印用寿山石、田黄石的越来越多了,弄到后来,那个爱玩爱奢侈的乾隆也喜欢用田黄石治印,他一生前前后后给自己弄出了近千枚各类印章,当然,这都不算是正式的玉玺,不过是给乾隆平时玩的。
在那个年代,文人搞出来的印章也不是在正式公文上用的,多用于书画往来上的落款,在格式上也特别规避正式官印上常用的“九叠篆”,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吴昌硕等金石大家组成的西冷印社很少用九叠篆体治印的原因,直到后来,清朝灭亡民国建立,才有少数作品使用九叠篆体治印,至今,能熟练使用九叠篆的治印大师也不算多,一来是九叠篆体很难认,二来是过于呆板,很难创新。
如果说谁拿着一幅清代早期的书画来给你看,那上面的盖印有用九叠篆的,那肯定是假的,除非那上面的盖印是宫里的官印,否则,在那年代是不可能有谁胆敢用九叠篆来给自己治印的,即便是皇帝的闲章、书章等也是不用九叠篆体。
按照清代官制,内阁六部,大将军,翰林院、理藩院等衙门使用的印信用银制作,其余地方官吏衙门使用的就是铜印,而屑末小吏们用的材料就是木头的。
在清代,官印是一任性使用,这是个啥意思呢?当某某人被委任某个县令,于是,伴随公文签发的还有一颗由吏部制印局铸造的铜印,铜印上是满汉双文。wap.xs74w.com
铜印上的文字其实很简单,就是“某某县印”,而这枚铜印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是留有四个“脚”的,其实就是在铸造时可以留下来的排气管上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在浇铸其它铜器的时候也都有,但是,工匠会在交出成品之前将铜器上的残留物给清除掉,并打磨光滑,可是对于铜印却是不那么做,整个铜印的主要部分都打磨光滑,唯独四角上多出来的东西是不动的,必须保留原样。
当新印从铸造局转到吏部的时候,会当面磨去一脚,以示新印从未使用过。吏部将新印转发到下面的督抚衙门的时候,也是一样,当面磨掉一个脚,再从督抚衙门向下转到府衙或者是布政使司衙门时,还是得磨掉一个脚,最后是承领官接手,磨掉最后一个脚,这在当时叫“磨脚开印”,目的就是防止中间有人私自盖印。由于一任官一颗印,卸任的时候,这颗印必须要在四个月内回缴,在回缴的时候同样是要磨脚,只不过这次是真的磨掉方形铜印的一个角了,层层上缴,最后那颗铜印就成了八角形的了,任何人拿去也没用了,这叫“截角缴销”。
在清代,使用官方印信是非常严格的,督抚、藩、臬等大员,都配有监印官,文书上如果需要用印,必须要盖上监印官的官衔名戳。道府以下官员,虽然较为宽松,但也必须是在佐贰官的监督下方能用印。啥叫佐贰官?就是衙门里的副职官员,比如,府里的同知、通判,县里的县丞、主簿等。
正因为这一套制度的严苛,所以,流传到
第一卷_初探(5)[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