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六十八章 组团薅羊毛(1)[1/3页]
同一时期,国内的各大乐器生产厂家都已经整合完毕,全部使用最近技术进行中高端乐器的生产,但是,先要满足国内的需要。国内的需求很大吗?很大,已经不是从前了,现在,从小学到大学,哪个学校没有乐队?你甭管是民乐队还是西乐队,总之,范围之广,需求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也是令人喜悦的。
首先,全国三线城市以上的各个乐队乐团进行了大更换,没钱?不要紧,可以分期付款,可以贷款,可以今后历年的文化经费里按照一定比例抵扣。这有多少?至少有几百支乐队,一个城市里不可能只有一个乐队,有的还多达十来个呢。
其次,全国县一级的文化部门也闻风而动,金融系统也跟着参合进来,给这样的部门贷款,可是比给那些半死不活的房地产企业贷款牢靠多了,还能彰显业绩,何况,能有乐队的地方,再怎么穷也不至于连买乐器的钱都拿不出来,而且,向小地方出售的乐器价钱公道合理,这极大的丰富了一些地方的文化生活。
再次,发达的乡镇更是不甘落后,有了这样的好东西,谁不想要啊?尤其是经过改良和标准化生产的民族乐器,价廉物美,许多乡土民间爱好者更是趋之若鹜,好东西放到哪里都是好东西,好东西谁不喜欢?有个乡镇,一次性就买了200把二胡,说是要搞一次二胡大合奏,瞧瞧,生活美好的草根也是爱好音乐的!
辰全集团玩的这一把,可以说非常漂亮,不知不觉中,内外结合,里应外合,东西结合,反正是一连串的眼花缭乱的兼并、重组、引进新技术、引进科技人才、引进各种特殊的设备,完全用现代商业手段就把乐器生产的乱象给解决了,还让一些人躺着获得了业绩,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出了成绩,获得了表彰。
y大学的校办工厂也莫名其妙的发了一笔,那些测量音频的仪器本来是小众产品,就没几个人知道是干嘛用的,可是辰全集团一入手后,这局面就变了,先是作坊那边要几台,几个学生加加班,去中关村采买点零部件,这就给攒出来了,可接下来……订单就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为此,光靠几个学生干是不行了,不得不成立专门的车间,不得不安排专门的学生轮番上阵,全国几百家乐器生产厂,每家厂不多买,三四台总是需要的,这样算下来,数量可真是不小。
看到了商机,y大学电子系的主任可也不是白混的,立即让学系里进一步的升级换代,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音频检测就变成了音频检测校准调试仪器,从单一的功能向四周发散,跟着,这仪器还在其它行业里生根开花,最后不得不到附近某科技园里去办一个真正的实体企业,将生产纳入常态的经济运作。当然,最大股东还是y大学实业部,赚回来的钱自然是投入学校更多的研发项目中去。
由此引发的非官方定点研发科目也慢慢的登上了大雅之堂,对此,别说朱家清没想到,就连李凡也没有想到,说到底,还是好心有好报,好的缘起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越是不为金钱为资本去研发科学项目,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就会越好。
当在音频上的研究深入到各个领域之后,学校也不得不立项了,因为,有一些重点工程和厂矿前来委托研发了,y大学在这个领域可谓是一骑绝尘。hTtPs://wap.xs74w.com
从一个细微之处入手,随后扩大研发领域,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最后再返回到社会中去,这是华人几十年**后获得的一个内涵很丰厚的经验,也是被华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精英们所认可的一个方法论,有了y大学的带头,其它学校似乎也快步跟上,只不过研究的侧重不同,领域不同罢了。
辰全集团本身的实力已经深不可测,但是,却不急着向外扩张,用李凡的话说,先办好自己的事情,外面的市场摆在那里跑不了,早晚都会等着我们去收割。集团本身的低调,也说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直接对垒的场面没有,也不会去搞,但凡需要在外国资本的领域里下药,那就要看准机会,见缝插针,不算计好是不会去随便动别人的蛋糕的,至于说有些华人资本里通外国如
第一百六十八章 组团薅羊毛(1)[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