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卷_又有发现(3)(修改)[1/3页]
几个学生听李教授这样一说,觉得太新颖了,他们虽然是古代学系,可是也有瓷器发展史这一门课程,在一般的教科书上,关于元青花的介绍其实就是一笔带过,很少有详尽的描述和研究,而李教授安排的课题,就是要弥补上这个漏洞。
“李教授,我记得在一些拍卖会上,也有称一些元代瓷器为官窑的啊。”一个学生捏呶着说道,“好像在h国的博物馆里就展出了好几件,我们叫卵白釉的一种瓷器,如果我们以元代无官窑做推断假设,这是不是与历史不符啊?一旦我们的论文出来了,会不会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呢?我觉得h国就会攻击我们。”
李凡听到这个学生的话后笑了,“不要去管那些,官窑和官方订单是有区别的,h国人在研究历史上,造假强拉硬拽的事情还少吗?连孔子都成为他们的了,更别说把咱们的端午节都给弄成了他们的,还要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其实,作为一种文化,不是靠嚷嚷就成的,孔子是他们的,怎么不写他们的那种拼音文字啊?别看他们的文字也是方块字,可那是拼音,充其量算是字母,并不是正常的标书文字,严格说起来,他们的文字是受到蒙文的影响,产生的年代更晚。”
学生的问话,让李凡说着说着就扯远了,他也知道,自己有时联想的太多,于是马上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官窑的特点你们要把握,首先是不对民间开放,官窑的瓷器民间不得使用,其次,官窑是有官员管理和监督的,是纳入政权管辖范围的,第三,官窑概念的定型起源于宋代,完善于清代,而中间的空白点就是蒙元时期。在蒙元时期,只有贡瓷而没有官瓷,连官督民办的窑口都没有,这也是蒙元时期的瓷器在后世名气不张,人们知之甚少的原因之一,没有官窑的那些特点,纪录就没有,有的就是某某地某某官送贡瓷多少多少而已。”xs74w
李凡在那里随口说着,几个学生就在傍边拿着手机按下录音键,他们知道,许多论文的发端就是先有假想,或者说推断,然后才有人不断的去求证,最后得到结论,李凡今天对学生们说的这些,既属于假想和推断,又属于局部的论证。
李凡喝了口水,继续说道,“h国展出的那几件卵白釉瓷器意味着什么呢?那其实是贡品,是一些地方窑口烧造出来的精品,经过挑选后上贡给皇帝的贡品瓷器,这与纯粹的官窑是有区别的,当然,这其间,还有中间形式,就是所谓的官督民办的窑口,这样的窑口烧造出来的瓷器,好的要上贡,次一点的就流入民间,同时,这样的窑口也要谋生,单单给烧制贡品养活不了一个窑口,所以,北宋五大窑口里的瓷器流入民间的不少,可真正作为北宋皇室官窑瓷器,那是很少流入民间的,遗存到现如今也很少,而且,北宋官窑烧制的东西也不是百姓们必不可少的器皿之类的物件,而是用于皇家装饰啊、祭祀啊、装点等用途,这就与民间的使用要求格格不入了,老百姓有几个能跟皇室比?比了就是逾制,那可是要吃官司的,正因为如此,官窑烧造出来的落选瓷器全部要砸烂销毁。”
“那些瓷器碎片是不是也成为现在收藏界的一个流派?”另一个学生问道。
“没错,时下的确兴起了收藏碎片的一个流派,不过还是以玩票和自我陶醉为主的,在这里面也要分清楚,真正发端的就是在北宋皇宫遗址附近发现大批的瓷器碎片,可以说,那些碎片就是官窑瓷和贡品瓷落选后被人为销毁的碎片,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碎片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可是发展到现在,一些人把所有的古代瓷器的碎片都列入其中,这在等级上也就退步了,毕竟,在烧造瓷器上,精品和俗品之间的差距是相当大的,大到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出来,是不是?”
说道这里,李凡笑了起来,几个学生也跟着笑了,因为,在他们学习的时候,看到过太多的粗制滥造的瓷器了,说起来瓷器的生产不复杂,可真要精工细作,那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这就是名窑口与普通窑口的差别,真要说起来,在历史上,烧制陶瓷其实是一
第一卷_又有发现(3)(修改)[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