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_合作的花样(3)  紫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卷_合作的花样(3)[1/3页]

  有了老板的指令,再加上涨工资了,郑德勋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没过几天就带着人马去了香港,他现在也学着华商那样了,到了地方就在中环靠近金融中心的楼宇里直接买了一层,这可是与西方企业在港的习惯大大的不一样了。xs74w

  说起来,西方人在香港的公司可是不少,许多知名金融机构在港都有分支机构的,而且,到这里来工作的主管往往都是从总部直接派过来的。这些机构在港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物业”,他们奉行的是“租赁”的原则,据说,租赁的费用都可以摊入成本,而一旦在港购置物业后,那就要进入公司的固定资产了,据说两相计算下来,购置物业的花费比租赁还要高,这也是半山豪宅的住客往往都是租户的原因,一个某国际大银行在香港的分部总裁,租住在半山豪宅的年租金往往都是在千万港币以上,就是这样,还经常租不到房子,只要看到半山豪宅里住着大鼻子鬼佬,每天又匆匆忙忙的去朝九晚五,这样的人十有八九就是租客。

  华商则不一样,每到一地,只要允许,就会购置物业,奉行“住自己的房子”原则,尽可能避免与不相干的人产生龃龉,明明可以自己买房当主人,凭啥要去当租客?每年还要与那计较仨瓜俩枣的房东掰扯,太不划算。冲抵了固定资产更好,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拿出来抵押借贷啊,至于说缴纳些许房产税之类的问题,只要稍微动点花样,就完全可以避免了。比如说,郑德勋这次在港置业,使用的就是当地一个港人的名义,华尔街那边就是来查,你也查不到啥名堂,双方无非是签署一些只有法律人士才看得明白的文件,这个事情就成了。

  戴琦证券在港的分部很快就从僵尸活过来了,办好手续,就开始在港交所活跃起来,手上捏着平涛文化和万丹建筑这两大公司的股权,又与这两个公司配合的天衣无缝,你说,它能不赚钱吗?第一个月自营就赚了3亿多港币,顿时就吸纳了一大批私募基金加盟,还有诸多散户纷纷跑过来签署委托,到了第三个月上,戴琦证券在港交所里已经进入到20强之列,当然,华尔街的希尔顿也不含糊,直接调拨过来20亿美元,香港可是个自由兑换货币的地方,这等于是向港交所里注资了150亿港币,如果按照证券业的杠杆原理,那是可以撬动近2000亿港币的市场的,这还不包括郑德勋在魔都那边的储备,不包括暗中伴随着的辰全集团旗下的一些“散户”。啥是资本的入侵啊?这就是!郑德勋的这次行动还让当地证券业内“**”们跌碎了一地的眼镜,不仅做了不少无用功,还被搞糊涂了。

  香港证券业里的精英人物往往都在华尔街、伦敦打拼过,对西方人的做事风格是很熟悉的。郑德勋一到,他们就预先到在港股市场上怕是要有一场或者几场疾风暴雨般的重新洗牌,因此,为了自保,都纷纷建仓,备储,结盟。可是他们左等右等就是没有看到动静,相反,人家用润物细无声的法子,每天进入一小步,累计几个月下来,已然是一颗参天大树了,是一些中小券商无法撼动的航母了。

  要说没有抢别人的饭碗是不准确的,戴琦证券能够给客户谋财,哪个玩股票的不追捧呢?小鱼小虾级别的券商立即自动与原来的大哥脱钩,转投这边,识做的会两边都挂着,不识做的干脆就跟原来的上线拜拜了,有的干脆连上线也拉过来了,这逼得原来的**们不得不想想了,他们邀约郑德勋出来“谈谈”。

  在港交所里挂牌的券商是不少的,可那都是明面上的,别忘记,香港实行的可是百分百的自由经济制度,而真正的富豪们都是隐身在后面操纵市场的。就比方说,赌王,都知道是谁,可赌王会去赌场里露面吗?那是不可能的。在香港,外界说有四大家族八大天王,到底是个啥样的?似乎没人说得清楚。

  郑德勋对这些也是见怪不怪的,他是从华尔街出来的,类似的场面也不是没见过,接到邀请后非常愉快的答应了,承诺会准时赴约。

  事情总是会出现各种叫人意料不到,郑德勋与那些**们会面之后,

第一卷_合作的花样(3)[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