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卷_更没想到(4)[2/3页]
人,算是白人里的明白人,做了一些有益于人类的事情,至少他构思和创立的联合国模式就是一次人类历史上的进步,所以,那个时候的美国发展的很强劲,可是他的接班人又回归到了白人至上的思维里,在世界上玩强权,玩霸凌,搞铁幕,搞冷战,结果呢?如果不是当时的苏联配合美国一起在世界上玩霸权,美国恐怕早就开始衰退了,到了今天,不管美国人如何去折腾,物极必反,它们的衰落是一个历史的大趋势,是老天的报应!”
钱博平被李凡的话给震慑住了,呆呆的看着自己的这个表弟,喃喃的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不是很懂,不过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就拿我家来说吧,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做人要本分,要善良,告诉我赚钱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他们教育我是这样,他们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我那林伯伯也是一样,宁肯死做也不玩花活,如果他们不是这样,怕是你也不会伸手拉一把,这也许就是你说的天道吧。”
李凡默默的看着钱博平,他不敢说表哥这个说法是肯定的,但是有一点是一定的,亲戚之间搭把手是很平常的,但是为人好坏决定了这个搭把手的程度和高低,至少,如果钱家的为人不咋地,或者是不值得去交往,那别说李凡自己了,怕是老爸那里也过不了关。可经过调查,钱家没有问题,这个就不是主观意愿能决定的,或者说……也许是……钱家那强大的传承也没一定。
李凡在研究古代学里姓氏起源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就是直到现在还被人们留意的儿童启蒙读物《百家姓》。首先,这个《百家姓》的排列在古代北宋以前其实也是有的,但都没有传下来。在那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代里,对姓氏的排序几乎是没有规律的,或者是太有规律了,谁是皇帝谁是大族,在那个时代的姓氏就会排在前面,这种太过刻意的排序使北宋以前的排序基本上都无法传承下来。其次,为什么北宋时期的这个儿童启蒙读物却是流传下来了呢?这里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编撰这个启蒙读本的文士很懂得教育孩童的心理,明面上看,这是一部押韵的四言诗,可是在文理上压根就没有,有的就是顺口,好记。可单纯是这样能传承下来吗?似乎也不行,于是,这里就有了一个很巧妙的开头,让上下的官员和士绅无话可说。
什么样的开头呢?怕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说得出来,那就是“赵钱孙李”,恰恰是这四个字的开头,让《百家姓》这本蒙书站住了脚。赵姓从来都不是执牛耳的大姓,他们的老祖宗“造父”是给周穆王赶车的。可到了北宋,此时的皇帝姓赵啊,编撰者再怎么牛气也不敢开这个玩笑。而钱姓呢?此时,虽然是北宋,可是此时的江南还有吴越国,算是一个臣服于北宋赵氏皇庭的一个特殊的地区,当时的国王就是钱镠,把钱姓放在第二位是理所当然的。而当时的吴越国的王后姓孙,这就理当排在第三位了。而排在第四位的“李”就很有讲究了。
李凡在研究这简单的排序时对当时的吴越国文士是很佩服的,一个简单的排序就说明了对内对外的一种观念,那个第四位给了邻邦的“国王”,在这里,南唐与吴越国的国策是完全不一样的。之所以叫南唐,就是其国主自称是唐朝皇室后人,不仅在江南立国立都,还称帝了。而其邻居吴越国的钱镠却始终没有称帝,在五代十国时期,这是唯一一个不称帝的偏安小国,谁强就臣服谁,搞好睦邻关系,从而使吴越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基本上免于了战火。974年,北宋攻打南唐,吴越国听从赵氏王朝的号令,从东南方向配合,为此,赵匡胤并没有要把吴越国纳入北宋的版图,可是到了978年,吴越国主动的要求“纳土归宋”,说穿了,还是顺应了当时汉民族的大一统思想,量力而行。吴越国自打钱镠在唐末混乱后建立,前后传承了五代,享国长达82年,而南唐的那个小朝廷只维系了38年,最后的一位就是那个爱写诗的李煜,最后在被封为“违命候”后写出了“问君能
第一卷_更没想到(4)[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