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_再进津孟(6)  紫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卷_再进津孟(6)[1/3页]

  考古队正式进驻以后,在李凡的安排下,用宸全公司的名义开始对外招工了,要求,身体健康,高中毕业,年龄在25岁以上,必须有3年以上人工挖煤的经历。还特别标明,招募巷道挖掘工程师一名,须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如果说在南方或者东南沿海诸多城市里,想要招募符合条件的人恐怕是没有几个,可是在津孟这个地方却是毫无问题。不说这附近就有煤矿,仅仅是十年前,在西北各省都有不大不小的煤矿,尤其是那些私企的小煤窑可以说是星罗棋布,这些小煤窑自然是需要大量的劳力开采,没有能力上现代化开采设备的,几乎都是用人工挖掘,因此,在人口大省的冀鲁豫里,都有不少人去干过。后来,国家统一管理了煤矿的开采,取缔和收购了诸多小煤窑,使得相当数量的原始挖煤的矿工只能转行了,要么去学习新型的挖掘方式,要么就只能去干别的工作了。

  考古队此次的尝试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的考古工程队伍,这对于许多专业考古队来说,似乎都没有,这也与发掘方式有关,大揭顶的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到了现场,画好土方和格子,随便找当地的“力呗儿”就能干,有些地方连大妈大婶都雇来干。可是隧道挖掘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面可是有诸多的科学技术和技术诀窍的,不是内行根本就干不了。xs74w

  说是,在大平原上,谁家没有地窖?哪块地里没有水井?抗战期间在广阔的大平原上挖掘了那么多地道,难道说都是有技术的吗?还真是说对了,没有技术的指引,啥都挖不了,在那个年代,本身就有专门挖沟挖渠挖地窖的行当,有些人家就是靠这个手艺吃饭的,你说起来这就是出把子力气的事情,可真叫你到不见天日的地下去挖一条地道就不简单了,如何把握方向,如何躲开地下水源,如何控制深度,没有点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没有定位的罗盘,那根本就干不了。

  可如果一个大学要养一个专业的考古挖掘队,这个负担难道不大吗?哪里来的经费?哪里来的编制?这些似乎都让马嵬曾完全无法应对,就是张婕也是蒙圈。

  “这种挖掘队规模并不需要大啊,有那么七八个人成为挖掘队里的骨干就可以了,真干的时候,出力气没技术的活计咱们可以找临时工嘛。而这七八个人安排在学校的辅助工种里很难吗?根据我的了解,光是总务部那边配置的清洁工似乎就有1500多名,整个校园里的辅助工种多达十几个,难道咱们安排他们很困难吗?这就如同平常是民兵,养兵与民,战时就是生力军,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吧?”

  被李凡这样一点明,张婕顿时就咧嘴笑了,“你小子应该去学经济管理的!”

  “不不,他说的这是普通工人,这个我也知道好安排,问题是,你这里还有一名隧道挖掘工程师呢,这个人如何安排啊?没有编制的位置人家凭什么离开这里跟咱们走?有编制的,在学校各个系统里可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许多人还都看着哪个坑空了想往里挤哪,你这样弄一个回去……我看很麻烦的!”

  “马老师,你这就是不了解市场了。能到咱们这里应聘的工程师根本就不在乎啥编制,在乎的是一个稳定和高收入的工作,至于他会不会跟我们走,那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就是不去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在学校群里去招,咱们学校可能没有矿业采掘专业,难道咱们附近的那么多学校里没有吗?所以,这个问题我根本就不担心,至于说没考古任务时如何安排工作,你认为咱们那个鉴定中心里没有吗?我看至少在宝石鉴定项目上就缺这样的人。”李凡笃定的说道。

  “宝石鉴定是缺人,可你怎么知道采矿掘进工程师能胜任啊?”马嵬曾问道。

  “哈哈……马老师,难道你不知道学矿业的大学生对石头鉴别是基础课之一吗?他们虽然不像地质大学那些勘探专业学生那样精道,可是,那也是他们必须学习的一个基础课,否则,在地下挖掘的时候,他们如何判断采掘的成效?本来想挖煤的,

第一卷_再进津孟(6)[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