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十章 变招(1)[2/3页]
到茬口就要折腾一把,这一点余所长是心知肚明,所以,宁可骑单车都不干违规的事情。
余所长被李凡给照顾了,那是因为姜祷铭的事情,随后大家在一起也是投缘。可李凡为什么还要点拨那个王副县长呢?就算是要搞点企业,搞点建设,这周围的县市还少吗?凭啥对津孟情有独钟呢?难道说李凡知道王贵的故事?
还真是的,李凡现在还真是知道王家这一脉与太爷爷的故事。他是如何知道的呢?难道说李家寨的那些资料里有记录?不,他是到津孟县后才发现的。
在津孟县,李凡先是跟着余所长漫山遍野的逛游,后来他又跑到县文化局去查看历代县志,原来的目的是查看当地的瓷土历史脉络,结果被他看到了关于王贵的记载。在县志上,清楚的记载了王贵的出身和经历以及最后的结局,其中就有王贵在璋德县当伪军连长,驻扎在与根据地对峙的石板村的记载,正是这个记载让李凡有了兴趣,因为,太爷爷当年就是在石板村对面的奇栈驻守,可以说,一支是在根据地的前沿。从李家寨拿回来的记录里,描述太爷爷在八路军的资料不多,基本上是一笔带过,可是从大姑韩小婷那里拿回来的嘎子爷爷的回忆录里,关于太爷爷李久在八路军里的描述可就详细多了,其中就有跟这个王贵往来的记载。为此,李凡还让石大庆在璋德那边查阅一些历史资料,最后才确定了王向前就是王贵的孙子,论起辈分来,李凡还得叫王向前一声叔叔呢。
既然有这样的历史渊源,李凡当然会适当的照顾了,只不过这次是偷偷的进行,毕竟王贵跟李久是江湖上的熟人而不是抗日的战友和朋友,有渊源但不深。
说起来,王贵与李久的接触差不多也有三年多,虽然真正见面没几次,可是,那段经历和作用,根据地的重要人物都是知道的,至少易云龙乔一得都清楚。
在解放后若干年里,易云龙都不愿意提起手下曾经有一员厉害的人物,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是李久在新的岗位上“携款潜逃”,这让火爆脾气的易云龙觉得自己太丢脸了,怎么就没看出那个李杂碎最后还是狗改不了吃屎呢?直到若干年后,从老搭档乔一得那里得到了真实的信息,那个时候乔一得正拿小红旗没招呢,有了小红旗的出现,级别也到了的易云龙和乔一得才算是知道“一二”,具体的细节他们还是不清楚,但是,小红旗从一个大字不认识几个的变成满嘴洋文的大知识分子,这个变化能叫他们不遐想连篇吗?试问,就小红旗那德性,有几个人能驯得服?除了那个李杂碎就没人了,能够把小红旗送回来报效国家,那李杂碎能是去干啥的?乔一得走的早,后来没啥花哨的事情,可这易云龙却是熬到了80年代末,还碰上了嘎子,嘎子把事情一说开,据说那晚易云龙一个人就喝醉了。xs74w
李久奉命去云南的时候,易云龙和乔一得都已经离开了太行山分别去了山东和冀中,就连那个跟着李久一起快速提升的高伟平也是去了冀中根据地,事实上,当时为了李久他们的安全,几乎把独立团熟悉他的人全都分散调开了,要不胡老闷也不会去洛阳那边搞地下工作,小贾小乙等独立团骨干分别被调往其他部队。就连在分区兵工厂的老吴夫妇最后也是去了更高一级的兵工厂,许多事情就是这样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对此,那个年代的人都习惯了,都不会去多想。
要说李凡想给自己的太爷爷写书立传,这也是不大可能的,更是没那个心气,但是,爷爷李江的一句“能接上的尽量去接”的话把李凡的心思给说动了。南边,段子高那里有一脉了,北边,石大庆那也算是一个,东边,找到了太奶奶的亲人后裔,这个对李家来说也是有着很大意义的,严格说起来,两家的DNA肯定有相当部分的近似,到李凡和钱博平这一代才不能算近亲,而李涌与钱宸那一代还算是近亲呢。要不然李江见到钱宸的时候咋那样的激动和唏嘘呢?那就是自己亲舅舅的直系孙子啊,在家族人丁单薄的背景下,能不亲吗?
“来来来,小钱,我
第五十章 变招(1)[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